首先,作为一种技术革新,人工智能带来的是低成本和高效率。机器能够突破人类在体力和精力上的局限,实现生产效率的几何级提升。其次,人工智能更为精准。在需要大规模数据分析和精细作业的领域,机器完善了人类难以克服的生理和情感因素,可以得到仅凭人工无法达到的结果。最后,人工智能开拓了新的领域,如智能导航、大数据分析等。
基于这些特征,第一个受到机器人冲击的行业就是大型制造业和重体力劳动。例如,中国某些著名的代工工厂,往往雇用大量的工人在流水线上三班轮换完成一些程序化的工作,这样的工作将是机器人出现后最先受到威胁的。现在,那些曾经被诟病因生产流程单调枯燥而把工人变成“机器人”的产业已经真的开始使用机器人,效率和成本完胜人工。
替代收银员、司机……甚至记者!
程序化的工作同样易受机器冲击。在人工智能已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人机对话的时代,政府办事机构、银行柜员、企业客服等领域的工作正逐步实现自动化。在拨打各类热线时,人们“按0”选择人工服务的次数越来越少,因为自动化已经开始替人类解决问题,类似Siri这种具有语音识别和智能分析的软件甚至都已经能够实现简单情感交流。
人工智能开创的新领域也在淘汰着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如无接触支付技术的出现,就让超市收银员等工作变得岌岌可危;自动驾驶技术的完善也可能让司机这个行业发生危机;GPS和智能导航也早就让纸质地图出版社的日子难过了起来。
不难看出,在新一轮“人机大战”中,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博弈不仅在不少领域挑战人类原本的专利,还在新的领域“大包大揽”。照这种趋势下去,或许在几十年后,类似于本文这样的文章也会由人工智能程序代工。事实上,不少新闻机构也在尝试用程序撰写稿件,在金融信息、财经分析等领域,人工智能不仅比记者速度快,还极少会出现低级错误。
难怪,包括史蒂芬·霍金在内的不少人都在怀疑人类的未来,我们会不会被人工智能统治?会不会遭遇《我,机器人》里描述的那种“机器人进攻”呢?在计算机能够跟人类博弈象棋的时代,有哪些工作是只能由人类来做,只有人类才能做好的呢?
“富含思想”的职业难以取代
今年11月,美国俄克拉何马大学英文系教授、著名的中文诗歌译者和编辑石江山,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国家图书馆的一次演讲中提到数码时代的翻译。他并没有因为网络翻译引擎算法不断优化而担心,而是提到新技术对文学翻译的帮助。
石江山说,文学译者要跟原作者就作品的含义反复沟通交流,对文字进行多遍翻译、打磨和修改,但这些试图诠释作品真实意义的努力并不会出现在读者眼中。读者只能依赖最终的翻译文本去了解大意,而不能透过翻译的过程了解作品透露的思想。
数码时代,出版社设立了在线资料库,把译者和原作者沟通往来的信件、每一版不同的翻译都呈现在网络上,给读者最大可能的空间去研习一个作品。例如,当英文读者不理解《SandalwoodDeath》中的描述文字,他们完全可以在网络资料库中查看作者莫言给译者的信,看到他亲笔画出的“檀香刑”刑具,体会译者的文本如何展现了原作者的意象。
<上一页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