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人工智能发展到能够准确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外一种,也很难把文学艺术蕴含的思想完整地展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工智能不仅没有取代人类的可能,反而是人类为自己开发的一种有趣的辅助工具,填补了人类的弱点,还放大了人类的创造性。
“人机共生”才能完成社会优化
著名诗人拜伦的女儿洛夫伦斯是早期“分析机械”的专家。她与20世纪著名的“计算机之父”图灵有一段跨越时空的论辩。洛夫伦斯认为,机器只能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工作,不能够独立思考;图灵则认为“洛夫伦斯之辩”不对,人类能够设计出“智能机器”。
如今,没有人能够对这段论辩给出一个结论。尖端的人工智能发展的确已经开发出具有初步学习能力的机器,但科技人员试图模仿人脑设计电脑的努力似乎还是在原地踏步。
人工智能专家斯图亚特·罗塞尔和彼得·诺维格就曾说:“要知道,人类所有神经元和突触都能在同时间一起运作,时下常见的电脑却只有一颗或少数几颗中央处理器而已。”
就像石江山在数码时代所做的翻译革新一样,技术人员正在尝试的是一种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发展的“人机共生”模式。例如,IBM公司生产的医学机器人“华生”在面对病人时可以依据症状把可能性展现给医生,而医生可以凭借专业才能更好地做出判断,试图凭借人工智能帮助医生提升工作效率。
在讨论机器人或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人类的工作时,人们往往把机器人和人对立起来,去分析机器人能不能独立完成所有人类能够完成的事情。但当人类和机器能够实现一种相互促进的生态模式,岂不是能够更好地完成社会工作的优化组合?
事实上,人类自打直立行走以来,就不断地寻找帮手、制造工具。当机器代替了卓别林在《黄金时代》中拧螺丝钉的机械工作,卓别林们才有机会脱离繁重的体力劳动,去开发更高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享受。
换句话说,如果新闻机构真的能够凭借机械完成常规性报道,并不会剥夺记者的工作,而是给他们时间去更深入地投入其他类型的深度报道,丰富人类信息的传播。
机器人不是人类的“潘多拉魔盒”
<上一页1
2
3
4
下一页>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