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上班的第一天,成都高新区企业成都埃森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埃森普特)就召开了员工大会。会上,公司董事长苏琳宣布:2016年公司要实现营业收入8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64倍;实现利润900万元,比上年增长2倍。为此,公司将通过资本市场募资2000万元,加大对 焊接机器人 的生产和营销力度。“3月底,我们就将召开一个招商大会,寻找合作伙伴,全面发力于焊接 机器人产业 链。”
创业缘于广东之行
年近半百的苏琳,曾经供职于成都电焊机研究所。这是当时的国家机械工业部直属的唯一一家电焊机研究所,进了这样的研究所就等于进了“保险箱”,端上了“铁饭碗”。但当年的一次广东之行促成了他辞职创业的行动。
上世纪90年代末期,苏琳到广东出差,6月份的南国大地,早已是热浪滚滚、暑气逼人。在从广州到东莞的路上,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在沿途所经过的城市中,到处一片漆黑,道路崎岖不平、尘土飞扬。可进入东莞后,则是另一个世界:道路变得宽大平坦,街道两旁灯火辉煌,好一派繁华景象。“这就是特区与非特区的差别!”苏琳不由自主地说道。
图为埃森普特研发人员正在对机器人进行调试。
更令他触景生情的是,在与客户洽谈合作事宜时,既到了广东的国有企业,也到了那里的民营企业。给他的直觉是,这里的国有企业与当时全国各地的国有企业一样死气沉沉;而民营企业则是另外一番景象:用一个字概括就是“忙”!但大家过得很充实,很有成就感。
广东之行让他感到震撼:是继续在电焊机研究所端着“铁饭碗”,还是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让人生更有价值,活得更有意义?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后,他选择了后者,没过多久,他的辞职报告摆到了研究所领导的办公桌上。无疑,在当时那个年代,如此举动自然掀起轩然大波。但拿定主意的他,在既没有办理停薪留职手续,也没有与研究所协议保留劳动关系的情况下,自砸“铁饭碗”,毅然辞职了。
辞职后的他,准备在两个行业中选择创业项目:一个是摄影。“我从小就喜欢摄影!”他指着办公室墙壁上的一张由他拍摄的风景照说。另外一个就是从事电焊机行业,“因为自己毕竟在电焊机研究所待了这么长的时间,对这个行业已经比较熟悉了,再说,成都电焊机产业在全国都排在前面,在产业方面的基础比较好,我因此选择了后者。”“在2000年的时候,我注册成立了成都华冠自动焊接有限公司,后来更名为现在的公司名称——成都埃森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7月24日,公司在电焊机行业中率先挂牌新三板。”苏琳说,成都高新区对公司的支持很大,当公司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和在新三板挂牌后,都获得了奖励,同时享受到了贷款贴息的优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