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 焊接机器人 基地
经过几年时间的不断拼搏,2008年,公司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成功中标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鸟巢工程和水立方工程的焊接设备产品供应,这也是四川唯一一家中标企业。2009年,公司获得了作为国内产品外观设计最高奖项“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
2014年,公司承担了国家科技部“无飞溅软开关脉冲/双脉冲气体保护焊接设备”项目的研发任务。“这个项目的先进性在于成功地解决了焊接铝合金材料的难题,使铝合金材料可以广泛应用于高铁等多个领域。”苏琳说,公司因此获得了国家科技部给予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的资助,同时获得了四川省、成都市和成都高新区分别给予的配套资金的支持。
目前,成都蜀都客车、资阳南骏、重庆长安、重庆嘉陵等企业成为了公司的客户。在外销方面,产品出口到了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西及欧洲国家和地区。今后公司还将继续加大出口力度,计划在沿海地区建立外销基地,以占据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
公司在从事焊接设备及技术研发的同时,没有忘记产品的转型升级。目前,该公司已自主研发成功了5轴焊接 机器人 ,去年底通过了测试,现在开始投入批量生产。
对于5轴焊接机器人的市场前景,苏琳一点也不担心。他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目前一台5轴焊接机器人的销售价格为人民币8万元,可以替代3--5个人工的工作量。而目前支付给一位焊接工的月薪(包括五险一金)至少也在5000元以上,一年下来,就将支付给3--5位焊接工18—24万元的薪酬。很显然,购买焊接机器人的成本在半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全部收回。“目前公司计划在成都打造集研发、生产、技术交流、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 智能机器人 基地。”苏琳对全面发力于智能 机器人产业 链的想法不少:实施“互联网+机器人”战略,通过机器人通讯卡,向客户推送产量报告;提供配件耗材服务;通过软件进行远程诊断,并在故障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上门服务;为了减少中小微企业的资金负担,可以向他们出租机器人;与融资租赁公司合作,对购买机器人的企业进行租赁融资。
增发募资逾2000万“公司到现在虽然增资到845万元,但要做大做强机器人产业,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公司拟以4.60元/股的价格,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455万股,预计募资总额不超过人民币2093万元,将于2015年3月30日完成增发任务。此次增发对象包括公司核心骨干员工、机构及个人投资者。
公司此次募资将用于现有通用焊接设备业务的持续扩大。2015年,公司研发了新一代数字化焊接电源,其性能较上一代以模拟电路控制的产品有明显提升,并且其可靠性也明显优于原有产品。目前,公司数字化焊接电源已申报了2项发明专利。2016年数字化焊接电源将进入量产阶段。
募资还将用于焊接机器人的批量化生产和销售。2016年,公司将依托现有经销商网络大力推广焊接机器人,协助用户实现生产自动化,进入智能制造时代。公司已经申请了2项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为此,公司需要补充流动资金用于焊接机器人的生产、加工设备的购置,市场推广和后续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