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莞一家流水线上作业的外来工,因为自己40多岁的年龄而担忧:快速涌入的90后,正以体力精力的优势挤压着他的工作空间,让他不时担心自己被炒掉。仅仅过去了两三年,面临失岗担忧的人,可能就不仅限于年龄偏大的这位“大叔”了——2013年以来,浙江省 机器人 代替传统产业工人的数量约200万人,且这一数字还在继续增长。在广东,部分制造业企业也开始“机器换人”,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技能和知识密集型转换。
的确,以机器人为代表的劳动替代型技术快速发展,带给企业的好处显而易见——高效率、低成本、产品质量稳定。当这些成效被反复提及时,笔者脑海却始终萦绕一个问题:面对机器人,那位“大叔”还能在新一轮竞争中保有自己的岗位吗?
让“机器换人”变得富有温度
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2014年销售的 工业机器人 数量超过5.7万台,占全球销量的四分之一,而今年前8个月的销量就达4.5万台。在这种趋势下,大叔在广东流水线上保有一个岗位的希望,正在变得渺茫。
但也有好消息送给他。有报道称,我国目前操作机器人的技工缺口或达百万。这给了他一条路径:去进行岗位培训,做给机器人编程序的员工。但显然,这条路更像是给90后的,目前全国有300所高职院校开设了机器人操作课程,要进入这些院校就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这对于不少小学、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的60后、70后而言,或许有一定的难度。
此时,有人士提出“通过新旧产业融合,激活、安置好‘旧人’”的思路。但笔者与同事讨论,却始终未识其真谛:我们总不能要求企业停止、或者减缓运用
人工智能、上马机器人的步伐吧?如此,既有悖市场配置资源的规律,也与双创的时代大势格格不入。
是的,以机器人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正在造福人类,其展现给我们的是云霞初露的对岸风光。但被机器换下来的人,他有能力游到对岸绚烂处吗?对因个体差异而带来的各种结果,人们此时需要认真加以对待。如果简单地以优胜劣汰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来看待,则会让这个双创时代因为过于功利而缺少必要的温度。尽管机器冰冷,但让更多人共享创新收益,也才是创新的根本目的。
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从英国1871年以来140多年的就业数据看,新技术创造的就业岗位比毁灭的要多。事实上,在深圳参加工业机器人培训的在职人员就有很多,他们在争取“机器换人”带来的新的岗位,除了指挥官、开发人员,还有维修保养等岗位人员。此外,近年来风涌的快递业,也是电商发展的一个结果,互联网+餐馆也正带来餐饮业新的业态,让快递哥瞬间塞满大街小巷。这些,对正要离开生产线的工人来说,都是重新就业的选择。另外,在不少劳务输出地,已成气候的许多传统产业正需要有流水线作业经验的员工回流。
培训、社保、职介、引导,面对“机器换人”的高潮期,面对汹汹而至的新一轮产业升级,面对暂时还不能游渡到对岸的人们,政府部门、工会组织需要做的还有很多。11月23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进一步强调,要深入细致做好职工安置,做好职工转岗培训和社保费用衔接,搭建更多创业平台,拓宽就业和再就业渠道,加大对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力度。
创新、转型,总会对人们提出新的课题,让部分社会成员经历阵痛。如何探索一条有温度、更具社会包容性的路径,需要相关部门和企业认真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