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扎克伯格来说这才是最大的挑战。忘了政府障碍吧,忘了盈利模式吧,忘了技术障碍吧,忘了无人机和激光吧,要让互联网变得不同,首先要让人们渴望网络。人们希望从网络获得什么?这个问题本身就有许多的答案,很难回答。
这时,要找的妇女开车回来了,她欢迎我们的到来。这个女人名叫Norah Mphedziseni Namalale,她说朋友都叫她“Pedzi(佩德兹)”。佩德兹已经35岁,她在热点下面销售鸡肉烤串。热点什么时候断网了?谁在用它?为什么用它?佩德兹对此了如指掌。佩德兹告诉我们说:“尽管我们想尽一切办法让大家知道这里有热点,还是有很多人对此一无所知。在这里没有其它的地方可以让他们舒服地坐着,大家还担心如果坐在这里我会赶他们走。”
Project Isizwe搭建的上网设备
华莱士认为,要让边远地区的互联网腾飞,就要拉拢像Namalale这样的本土企业家,让他们推动服务的发展。华莱士让佩德兹为当地运营商销售数据套餐,作为回报Facebook和Isizwe帮她在小站添置舒服的座椅。佩华莱士说这样的策略已经在Rishikesh看到了效果,Rishikesh是一个小镇,位于印度北部恒河河口。要说服手拿三星手机的男子使用互联网,佩德兹可能是最适合的人选。只是说服需要耐心,需要一次又一次的沟通,华莱士和一个小团队正在做这样的工作,它们的足迹遍及10多个国家的村落和城市。
重重的困难让人沮丧,但扎克伯格的眼光更长远。他经常回忆当年创建Facebook的故事。那时网站推出才几天,扎克伯格和学计算机的朋友正在吃披萨、聊天。扎克伯格告诉朋友说有人想建立一个社交网络,因为没有它不行,社交网太重要了。当时他并没有想到自己会是这个人,毕竟世上有很多年长的人,有很多大企业。为什么最后会是扎克伯格建立了Facebook?他自己是这样说的:“我想是因为我关心它吧,我花了许多时间关心它,而且相信它终会成功。没有这些,我无法用Facebook将人们联系起来,从最开始就会失败。对我而言Internet.org同样也是意义深远的事。”历史表明与扎克伯格背道而驰可不是什么明智的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