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吧机器人网 » 分类 > 特种机器人 > 正文

ROSA手术机器人——立体定向技术让神经外科手术操作更加精准

  自19世纪末近代神经外科诞生以来,精细操作一直是神经外科的永恒话题。近20年,“术中影像”、“脑功能成像”和“神经导航”等技术被视为精准神经外科的里程碑,但这些技术更多应用于脑肿瘤和脑血管病等神经外科亚专业领域。在“精准”要求极高的功能神经外科领域,如何实现立体定向技术与多种影像资料融合,如何实现更“精”更“准”的手术计划和手术操作,如何实现术中诸多数据实时反馈等问题,这些均亟待新的革命性技术和装备来突破发展瓶颈,一种新的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机器人(Robot of Stereotactic Assistant,ROSA)应运而生。

ROSA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

  我国是国际上较早开展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的国家之一,田增民等于1997年应用国产CASR-2型机器人系统进行肿瘤活检等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ROSA是由法国Medtech公司研发的新一代多功能手术机器人,自诞生以来就受到神经外科医生,尤其是功能神经外科医生的青睐。因其性能出众,ROSA也被誉为神经外科界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可以用“准”、“巧”、“安”、“易”、“广”五个字来点评ROSA的临床应用特点。

  “准”:定位精确。ROSA具备4种注册和配准方式(体表标记点注册、颅骨植入标记点注册、框架标记点注册、无标记点的激光自动注册),其中无标记点的激光自动注册是目前惟一实现术中激光定向、定位的机器人系统。Leksell立体定向框架由于存在自身的机械误差和安装框架所致的误差,误差约1.5mm。而ROSA采用多种注册方式克服了这些缺点:目前欧洲研究报道精度最高的脑深部电刺激术(DBS)误差为0.42mm;北美2015年第1例ROSA辅助DBS植入术,左侧误差为1.14mm,右侧误差为1.68mm;本研究团队临床应用ROSA行20例(39侧)DBS,x轴平均误差为0.68mm,y轴平均误差为0.63mm。

  “巧”:计划精巧。强大的影像处理功能可将病人多种影像资料(如CTA、MRA等)进行高质量融合,形成三维图像,进而根据靶点核团或血肿形态、颅内血管走行等设计个性化手术路径。ROSA机器臂术中运行范围大,具备360°六维自由度和自动传感装置,理论上无手术盲区或手术死角。如在定向要求极高的脑干出血病例中,本研究团队应用ROSA在近半年手术的16例脑干出血中,平均手术时间仅37min,血肿抽吸引流率、术后再出血率等主要临床指标也取得满意效果。“安”:操作安全。ROSA机器臂动作幅度可控精度为0.1mm,可满足操作精度要求极高的DBS植入术等手术。ROSA手术计划软件可融合fMRI、DTI等数据,根据手术目的和入路特异性保护重要功能区和白质纤维束。与传统神经导航技术相比,ROSA无需导航所用附加器械。本研究团队在DBS植入术,时颅骨骨孔直径为6mm,硬膜开口仅为针尖样、直径约为2mm,可最大限度避免脑脊液流失,基本不存在脑移位和气颅。根据MRI和CTA融合图像,设计避开脑血管,避开钙化,避开侧脑室的DBS手术入路,目前无一例手术出现出血和电极偏移。

  “易”:操作简易。相比胸腹腔手术常用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ROSA术前准备更简单,术中操作更容易,提前设定好手术靶点和手术路径后,机械臂自行定位和穿刺。相比传统Leksell头部框架手术,ROSA术前准备更简化,其头部框架仅为固定使用,避免调整坐标的繁冗操作,大大节省术前、术中操作时间。本研究团队通过临床研究对比,发现Leksell框架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平均每根电极植入用时约15min,ROSA辅助SEEG平均每根电极植入用时约6min,所以植入电极数量越多(平均8根),ROSA辅助手术的速度优势越明显。

  “广”:适用性广。ROSA给神经外科领域带来革命性改变,是目前最适用于DBS植入的机器人系统,也是惟一可适用于神经内镜手术并可术中实时导航的机器人系统。ROSA还可应用于肿瘤间质内化疗、SEEG深部电极植入、脑内肿瘤定位与活检、血肿引流、囊肿引流等领域。随着干细胞临床应用、胶质瘤精准治疗等研究逐渐深入,相信ROSA也必将为这些领域提供临床应用的外科支撑。

  综上所述:ROSA极大地增加神经外科手术精准度和安全性,且操作简易,应用范围广,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ROSA给神经外科医生带来更大的信心,给病人带来更好的预后,其具有取代框架成为立体定向手术的趋势,必将成为神经外科精准医疗时代的强力助推器。

上一篇:康复机器人成医疗“新宠” 应用领域日益广阔
下一篇:情爱机器人崛起:为什么它能卖1万美元?
精选推荐
17世纪的莱布尼茨试图制造“思想机器”却被现实打脸
17世纪的莱布尼茨试图制造“思想机器”却被现实打脸

[2019-11-05]  莱布尼茨,德国哲学家、数学家、律师,历史上少见的通才1666年,德国博学家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发 ...

国外眼科手术机器人为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带来希望
国外眼科手术机器人为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带来希望

[2017-03-20]  视网膜静脉阻塞,简称RVO,对患者来说是一种严重的疾病。该病病因为视网膜静脉中存在血液凝块,这可能导致视力严重下降,在某些情况下,病 ...

一个让深度学习惨败的通用人工智能领域——语境处理
一个让深度学习惨败的通用人工智能领域——语境处理

[2019-11-04]  Context是指用来解释一段给定文本或语句的来源框架,我们可以翻译为上下文或语境。维基百科将context定义为:*在符号学、语言学、社会学和 ...

揭秘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揭秘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2018-04-19]  达芬奇手术系统是由美国Intuitive Surgical公司制造的机器人手术系统。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于2000年通过该标准,旨在利用微创手段 ...

美国普渡大学研发快动作软体机器人,灵感来自变色龙舌头捕食
美国普渡大学研发快动作软体机器人,灵感来自变色龙舌头捕食

[2019-10-31]  本文图片均来自:Ramses v Martinez 普渡大学变色龙、蝾螈和许多蟾蜍利用积蓄的弹性能量,向距离1 5倍体长的毫无防备的昆虫伸出粘糊糊的舌 ...

MIT用深度学习处理3D点云数据 应用于无人汽车等领域
MIT用深度学习处理3D点云数据 应用于无人汽车等领域

[2019-10-23]  如果你见过自动驾驶汽车,也许会对车顶上那个一直在旋转的圆柱体感到好奇。这是一个雷达传感器,无人驾驶汽车依靠它在现实世界中进行导航。 ...

集群机器人领域最新研究:一种用于探测未知环境的微型无人机群
集群机器人领域最新研究:一种用于探测未知环境的微型无人机群

[2019-10-26]  (图:无人机扩散至不同方向来探索环境。当一个无人机注意到另一个无人机在它的首选方向,它将试图飞到另一个方向。若首选方向冲突,低优先 ...

MIT最新“人机”互连系统 让双腿机器人复制人体技能
MIT最新“人机”互连系统 让双腿机器人复制人体技能

[2019-11-01]  MIT的小爱马仕想借用你的大脑 ,图片来自: João Ramos爱吧机器人网消息,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人员展示了一种新型遥操作系 ...

本周栏目热点

机器人治疗糖尿病

[1970-01-01]    众所周知,糖果、蛋糕巧克力等甜食是女生的最爱,今年22岁的姑娘小刘也是这些甜食的超级粉丝,每天都吃。她身高1米6,体重却有90多公斤 ...

[2015-12-14]     12月12日,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等9家单位发起的&mdash&mdash中关村融智特种 机器人 联盟首届理事会在京召开。来自科技 ...

创意DIY:日本Rapiro可DIY的模型机器人

[2016-01-25]     看到这零部件的图,估计不用小格子说,你也知道了,DIY机器人。  Rapiro ...

[2016-01-05]     12月20 日,新华网在首届智能+传媒超脑论坛上推出生物传感 智能机器人 系统Star。该系统以生物传感器采集用户生理体验信息数据,通过多 ...

鸟瞰2016十大军事科技:机器人战争并不遥远

[2016-01-14]     国防大学李大光  机器人、无人机、全景式因特网地图、3D打印战机&hellip&hellip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