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服务机器人在技术研发、本体制造、零部件生产以及系统集成,市场销售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方便大家了解更多这一方面的发展现状,亿欧先前盘点了25家国内知名的服务机器人企业,并对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做了分析。现在,笔者又梳理了中国电子学会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8年)》中有关于服务机器人论述的主要论点,并围绕相关论点做了一定的延伸探讨,供行业人士参考。
全球市场增长巨大,服务机器人不断向行业渗透
服务机器人主要是指除工业机器人之外,用于非制造业并且为人类提供必要服务的多种高技术集成的先进机器人,主要包括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和公共服务机器人。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达到92.5亿元,预计2020年将快速增长至156.9亿美元,服务机器人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
服务机器人作为一项由尖端技术聚合而成的高科技产品,人工智能技术是服务机器人的获得实质性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几年,人工智能技术又有了新的突破,正从感知智能朝着认知智能逐步的迈进,并且在深度学习、抗干扰感知识别、听觉视觉语义理解与情感识别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这一方面出现的代表包括日本软银集(SoftBank)的Pepper情感陪护机器人等。
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实现商业落地的机器人产品也愈来愈丰富,自主性能不断提升,并且已经从扫地机器人、送餐机器人向教育、陪护、医疗康复等领域不断的拓展,服务机器人越来越偏向于往某一个细分的行业渗透发展。在众多的服务机器人细分落地场景中,家用服务机器人落地最快,占比高达整个机器人销售市场的48%。
巨头加强重点领域布局,抢占市场制高点
为了加强布局服务机器人市场,占领制高点。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加强自身产品打造、研发投入的同时,更注重于通过投资并购,产业联盟等形式进入其它机器人领域。大型企业更是凭借着技术优势和资本优势不断的迭代,组建网络化的矩阵布局,抢占服务机器人制高点。
在众多巨头重点布局的领域中,以谷歌、英特尔、特斯拉等为代表的科技巨头重点在无人车领域开展了布局,国内这一方面的代表以百度为首。具体的案例包括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自动驾驶汽车公司Waymo
无人驾驶出租车也正式运营,今年2月15日,百度Apollo无人车亮相央视春晚,在港珠澳大桥开跑,并在无人驾驶模式下完成“8”字交叉跑的高难度动作。
伴随着
服务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不断的向细分领域渗透。与此同时,机器人模仿人类或者其他动物行为的能力也逐步提高,一系列的仿生机器人也不断的出现,在上个月结束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展出了能够飞行的费斯托仿生蜻蜓机器人,与姚明等高的仿真人机器人等。
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巨大,部分核心技术已成熟
当前,我国机器人市场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服务机器人需求潜力巨大,尤其是伴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以及医疗,教育等需求的持续旺盛,我国服务机器人存在的市场空间将越来越大。
相关数据表示,2018年我国服务机器人的市场规模达到18.4亿美元,同比增长约43.9%,高于全球服务机器人增速。其中家用、医疗以及公共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分别达到8.9亿美元,5.1亿美元和4.4亿美元,家用服务机器人增速相对领先。伴随着后续停车,超市等新兴领域的市场崛起,我国服务机器人领域的市场将会更大。
在我国机器人市场崛起的背后,同步崛起的还有我国的机器人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进展。在服务机器人的一些重要组成部件中,由于政府制度的相对倾斜,一些特定产品的国产化优势已经逐渐凸显。尤其是在机器视觉视觉和智能语音等运用层领域,我国企业更是出现了商汤科技、科大讯飞这一类优秀的企业,与此同时,行业整体获得的专利数量也大幅度提升。
此外,在上个月刚结束机器人智能大会上还曝出,由森汉科技完全自主研发的伺服系统以及人工关节也已取得了重大突破,该公司完全自主研发的高达2.5米的“擎天柱”机器人是目前国内重量最大,功率最高的伺服控制系统与人工关节,其全身22个自由度的研发设置也开了国际先河,这一突破表明了我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截止2017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2.41亿人,占总人口的17.3%,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断加剧的趋势之下,广大的市场增长空间促生了国内一大批的创新创业企业。目前,已有许多优质的企业在医疗、教育、商用、陪护等服务机器人领域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与布局。
可以预见,伴随着国内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以及
人工智能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服务机器人的产品研发能力将不断的提升。与此同时,整个机器人行业不断渗透到行业深处,越来越多的需求和场景将会被挖掘,新型的运用和产品将会不断的产生,我国服务机器人领域的市场空间将会不断的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