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艳照门还在发酵
陈氏艳照门还让人记忆犹新,或许还记忆在一些电脑硬盘里,不论你有没有他都引发过 互联网 隐私与 安全 的大讨论。
一波才进入平息阶段,在大洋彼岸的另一波却来势更为凶猛,而此次则是借着移动 互联网 的大势来袭。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好莱坞“艳照门”事件,当世界上最出名的一些女性的私密照片在网上曝光以后,媒体、专家、屌丝都在寻找一个答案,到底是谁泄露了这些“珍贵”的照片。
当最后的结果指向于移动 互联网 的一个典型产品苹果的iCloud时,我们不免思考在移动 互联网 时代下,我们的智能硬件还有隐私吗?尤其是基于可穿戴设备,当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数据化之后,我们是否就成为了这个时代的透明人。想到这个问题是否很恐怖?
人肉搜索让你分分钟倒挂城门
在 互联网 时代,虽然网民可以将自己的真实身份藏于各种网名之后,你如果没引众怒,也就罢了,但是若不小心在这原本平静的池塘里搅了一下,瞬间会引来多人的围 观,甚至你将在短短时间内被网民揭开层层面具,然后将你毫无保留地挂于网络世界最显眼的城门口示众。在中国有个非常形象的词汇来形容这一行为——人肉搜 索。当一个人被“人肉搜索”之后,比扒光衣服站在舞台上跳艳舞还恐怖。
这还只是 互联网 时代,基于我们在 互联网 上所发生的动作进行总结。而进入可穿戴设备时代,不仅仅是我们生理、心理的体态特殊数据化,作为连接人与物的智能钥匙,将会让一切的人与物的特征都数据化。
我们似乎将生活在一个透明的时代,一个无时无刻不被监控的时代。在法律法规与道德都缺失的年代,我们如何让自己活得有一丝隐私的空间?
“被遗忘权”真的能被遗忘吗?
尽管我们似乎对这方面的隐私不报太高的期望,或者寄希望于“倒霉”不要临到自己,但我们还是拥有这样的权利。
欧盟最高法院于2014年5月裁定,允许用户从搜索引擎结果页面中删除自己的名字或者相关历史事件,即所谓“被遗忘的权利”。根据该裁决,用户可以要求搜索引擎在搜索结果当中隐藏特定条目。
2014年6月26日,谷歌宣 布,已经开始根据欧盟最高法院的裁定,在搜索结果中删除一些特定内容,给予用户“被遗忘权”。谷歌表示:任何个人提交的请求必须指定他们希望删除的链接, 以及删除的理由,这些理由必须让谷歌内部审查小组满意。对于那些通过审核的请求,谷歌将在28个欧盟成员国的谷歌网站搜索结果中删除相关链接。
而 有外媒指出这种“被遗忘权”根本无法完全兑现。这或许就是数据化最真实的写照,只要硬盘还存在,数据依然存在,只是在某一个层面消失而已。而云服务的开 启,或许我们未来的数据存储不一定是在特定的服务器上,或许印度专门提供了计算、分析心率的云平台,非洲提供了计算血压的云平台,美国提供了分析微表情的 云平台。我们的数据将被打散分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要想彻底让数据消失,或者说从地球的上抹去一个人的痕迹似乎越来越不太可能了。
而就国内的法律来看,目前我们更是缺乏关于个人在 互联网 时代,或者说 大数据 时代下的隐私保护法规。相关的界定至今也还未成形,我们似乎从来就没有奢求过这种权利。
大数据 商业化与个人隐私之间的矛盾
大数据 时代的到来,人们通过各种联网的移动设备,结合各大搜索引擎中留下了自己零零碎碎的痕迹,以及在各种场所消费所留下的记录,再借助于不断发展的数据计算分析,那些有意于利用这些数据的人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借助于这些零碎的数据信息拼凑出一个现代意义上完整的人。
在 互联网 时代人们似乎是觉得自己的隐私受到了威胁,而移动 互联网 与 大数据 时代无疑加深了这种威胁。 大数据 时代,数据被奉为一切服务的起点与终点。我们似乎生活在一个360度无死角监控的环境里,周边仿佛有千万双眼睛在盯着你,以全景式方式洞察着你,同时又有从四面八方涌来的信息将你完全淹没其中。
对于置身其中的用户而言,一方面渴望 大数据 时代,给自己带来更为贴心便捷的服务;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忧着自己的隐私 安全 遭受侵犯。这种焦虑从近期谷歌眼镜在发布过程中屡屡受挫就能体现,即使谷歌眼镜事实上什么也没有做,还是无法阻挡人们对数据 安全 的担忧。
曾经看到一则带点滑稽的新闻,即谷歌能够通过扫描你的邮件,获知你接下去要做什么,如果它通过 数据分析 发现你有自杀倾向,会贴心地为你推荐几类用于自杀的药物或者方式,保准让你死得妥妥的。
于 大数据 时代而言,这在本质上,就是一场商家与商家之间,用户与商家之间的隐私之战。对于商家来说,谁更靠近用户的隐私,谁就占据了更多的机会;于用户而言,保护隐私,似乎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伪命题。
可穿戴设备时代的隐私权
可穿戴设备时代的来临,将完全激化这场个人隐私与 大数据 商业化之间的矛盾,因为可穿戴设备的核心是个人数据价值的挖掘与利用,而同时用户也越发开始重视自身的隐私 安全 ,并且正在努力寻求途径维护这种权利。
可穿戴设备时代同时也是真正的 大数据 时代,此外,可穿戴设备时代将为 大数据 的商业化提供持续深耕的最佳环境。整个可穿戴设备时代生态圈的建立,是基于平台的搭建和协同,而背后真正支撑这一切得以运行的是数据的获娶分析与结果反溃
如何在可穿戴设备时代,于 大数据 商业化与用户隐私保护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建立一套完善的机制,是这整个时代都无法绕过的一大问题。欧盟的“被遗忘的权利”基于删除某些用户认为侵犯到个人隐私的信息之上,我认为这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将使问题更加复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