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吧机器人网 » 技术 > 大数据 > 正文

反思“上海外滩踩踏事故” 大数据能否予以预防?

逝者应安息,生者当反思。

如果知道是这样的结果,相信很多人都会避而远之,而不是趋之若鹜。

2015年第一天,上海传来噩耗:2014年12月31日晚23时35分许,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发生群众拥挤踩踏事故,致35人死亡,43人受伤。

事故原因已开始调查,随着时间的变化,有关数字可能还会变化,与其抱怨、质疑是否存在瞒报,或许反思已有的技术或应用能否发挥“能量”,防范此类悲剧的不断重演。

面对天灾,预防及应急的难度确实很大,但是,如果是人为因素,那么,规避和防范起来难度就会小很多。

那么,在越来越多的公共突发事件中,尤其是人为公共突发事件中, 互联网 或 大数据 能否发挥“正能量”予以预防呢?

仅就类似“上海外滩踩踏事故”而言,个人觉得, 互联网 或 大数据 还是有机会发挥正向作用的。

首先,所有“踩踏事故”发生是一瞬,但是过程是分阶段的。不论是早些年“北京密云灯展踩死挤伤游人特大事故”,还是现在的“上海外滩踩踏事故”,事故的发生是一瞬间且难以预料的,但是,人群聚集的过程却是渐进的。

现在说起来,可能有点“马后炮”。但是从渐进的过程来看,这里面有几个关键因素,特定时段、特定地点,以及源源不断的人群,人群中有的人是自发聚集,有的纯粹是“凑热闹”。

不论什么原因人群在特定地点或区域不断聚集,经历“走的慢-走不动-退不出去-失去控制-发生意外”等多个环节,其中,在最初的“走的慢”的环节中,不让新的人群再聚集,加快已聚集人群的疏散,应该还是有可控的机会。

其次,在4G普及的当下,手机基本已成随身携带的“必备品”。从手段上看,不论是交管部门等有关部门的视频监控设备,还是人群中人人携带的手机等通讯设备,不论是通过短信群发,还是基站服务人群数分析,抑或基于地理位置的大 数据挖掘 ,理论上存在一种可能,当单位平方米上人数或手机数达到一定临界点时,就极易发生意外。

那么,也就有一种可能性,在人群聚集的过程中,按照发生意外的概率大小,形成多个风险提示等级,通过短信或微信以及其他 互联网 应用,向人群中的个体陆续发出 安全 提示或预警呢?

发送范围可以特定地点为圆心,按照一定的半径值,对所有区域中心的人群及外围人群分级进行风险或预警信息发送,引导外围人群避开聚集,对已聚集人群进行有效疏导。

事实上,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踩踏事故”时有发生,原因各有不同,但过程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对于提示内容而言,同样可以利用 大数据 ,将所有已发生的事故做分析,形成一套分级内容提示体系,让提示内容更具警示性。比如,当你处于特定地点范围内时,你的手机就会开始分级向你提示风险等级及危害影响,并配上历史上发生的事故内容。这个时候,如果你看到这些提示和内容,可能会让你改变主意。

因为就像本文开头所言:“如果知道是这样的结果,相信很多人都会避而远之,而不是趋之若鹜。”

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很多“踩踏事故”的发生地,并不是天天发生意外。如何有效平衡民众的公共空间自有选择和人身 安全 保障,是一个极具挑战的事儿,如果管理部门限制太死,则会被民众认为“管理手段简单粗暴”、“限制权利”,如果管理部门过于放松,又会被认为“疏于管理”、“漠视 安全 ”。

在各类 互联网 技术和应用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能用移动 互联网 解决“打车难”的问题,理论上也能让技术和应用在公共突发事件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只不过,在现实面前,你会发现看着是一个“事故”,往往牵涉到部门可能会很多,这个时候自然会产生一个问题,到底应该由谁或哪个部门来负责此事?


上一篇:腾讯微众银行所谓的大数据征信靠谱吗?
下一篇:大数据时代的终极目标:万物智能
精选推荐
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的AI驱动无人机挑战人类飞行员
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的AI驱动无人机挑战人类飞行员

[2017-12-08]  随着无人机及其组件越来越小,效率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强大,我们已经看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让无人机自主飞行在半结构化的环境中,而不依赖于外部定位。 宾夕法尼亚大学在......

202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将达到790亿美元
202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将达到790亿美元

[2017-09-04]  预计到 2022年, 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将达到790亿美元, 并在预测期内登记11 5% 的复合年增长率。随着发展中国家中小型企业需求的不断增长, 采用自动化技术以确保生产质量......

英国首台月球车是个小型四腿机器人 将于2021年登月
英国首台月球车是个小型四腿机器人 将于2021年登月

[2019-10-12]  探测器将用四条腿探测月球表面,并将数据传回着陆器,后者将把数据传回地球图 詹姆斯温斯皮尔英国即将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中国之后的又一 ...

麻省理工最新机器人“装配工”未来可建造太空基地
麻省理工最新机器人“装配工”未来可建造太空基地

[2019-10-17]  两个机器人原型把一系列小单元组装成大结构体麻省理工学院科研人员最近提出一种新型机器人技术,即一种小型机器人系统,能够自主地用统一规 ...

人工智能民主化能否实现取决于科技巨头
人工智能民主化能否实现取决于科技巨头

[2017-12-29]  我们经常听到像谷歌和微软这样的公司说他们希望人工智能民主化。这是一个很好的词,民主化。 但这些公司如何界定“民主化”还不清楚,像AI本身一样,它似乎有点炒作的味道...

这些人型机器人是如此真实,你的肉眼几乎无法区分
这些人型机器人是如此真实,你的肉眼几乎无法区分

[2017-09-03]   我们生活在一个区分现实与幻想变得越来越困难的世界。由于机器人技术的进步,创造人工的人类正在逐渐接近完美的最终目标。我们现在看到的机器人不再只是一块发光二极管,......

研究人员融合人类与AI的创造力 显著提高了深度学习的表现
研究人员融合人类与AI的创造力 显著提高了深度学习的表现

[2019-10-12]  由加拿大人工智能领域研究主席、滑铁卢大学系统设计工程教授Alexander Wong领导的一个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紧凑型神经网络家族,可以在智能 ...

[2017-03-21]  虽然有很多关于机器人取代工人的担心,但哈佛经济学家James Bessen的论文指出,在过去的67年里机器人仅仅淘汰掉人类工作中的一个。在1950 ...

本周栏目热点

从Facebook社交媒体情绪实验看大数据道德困境

[1970-01-01]   今年曝光的Facebook私自进行社交媒体用户情绪实验的新闻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这把很多数据实验卷入到社会 ...

那些年,曾经被我们误读的大数据

[1970-01-01]   如今,业界和学术界一直在热议大数据,不管是学术圈还是IT圈,只要能谈论点儿大数据就显得很高大上。然 ...

[1970-01-01]   今天Fivethirtyeight(以数据为主的时政分析博客)的博主,美国著名政治评论家、 大数据 领域的超人Nate ...

未来农业将在田里处理大数据

[1970-01-01]   基普·汤姆(Kip Tom)是第7代家庭农场主,他的农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和大豆,他同时也在进行玉 ...

大数据时代的美国隐私权保护制度

[1970-01-01]   2014年5月,美国总统执行办公室(Executiv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发布2014年全球大数据白皮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