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无人机应用在各个领域内的“百花齐放”,无人机产业正在成为国内炙手可热的领域。市场研究机构泰博情报公司称,预测中国无人机行业的营收到2020年将达到200亿元。
无人机产业高速增长的同时,问题也随之暴露。比如无人机市场缺少政策和法规监管,产品抄袭成风等也成为阻碍无人机产业发展的瓶颈。如何突破瓶颈,既实现产业健康发展又不禁锢创新成为行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无人机系统团体标准诞生
抢占国际话语权
长期以来,虽然中国无人机产业发展迅猛,但是市场规范还缺少统一标准。
无人机市场虽然火爆,但从业者还是看到了业内存在的不少问题。市场鱼龙混杂,抄袭成风,许多公司没有真正的产品技术,山寨成风,讲故事、为了炒作融资的企业很多。“目前整个无人机行业,外行看可能有点热闹,但行业内看有非常多的泡沫,需要尽快制定标准来保护和规范这个市场。”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说。
无人机市场有了“规矩” 农用市场前景看好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无人机系统标准化协会秘书长徐明对记者表示,近年来,通过各界的共同努力,中国无人机系统产业市场规模在逐年增加。任何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标准的引领和规范,中国无人机系统产业亟须标准提升,打造高效产业链、规范市场秩序。
关于标准的制定,徐明介绍,国内的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每类标准侧重点不同。国家标准是强制性的,是产业的底线,关注的是国家安全、有效监管等方面的标准。行业标准树立行业门槛和标杆,关注的是行业准入、研制生产等标准。团体标准贴近市场,是市场选择的事实标准。企业标准重点关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015年12月22日,“无人机系统标准化协会理事会及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来自工信部、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标准委、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等59家单位的160位代表参加了大会。《无人机系统术语》和《民用无人机系统分类及分级》两项团体标准于当天通过技术委员会的审查,这也是我国首批无人机系统的团体标准。
行业的自律和规范是非常重要的,无人机作为航空器的一类,其法律法规和标准需要在航空器的基础上延伸和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航空处调研员石靖敏对记者说。
另外,尽快制定团体标准除了规范行业本身以外,对于抢占国际话语权也有战略意义。
徐明介绍,标准已成为无人机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在国外,无人机系统标准是当前的热点,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无人航空器系统规章制定联合局(JARUS)等国外的官方组织,以及像国际无人机系统协会等社会组织,都开展了大量的无人机系统标准化工作,用标准争夺市场的话语权。
“筹建无人机系统标准化协会,就是要用标准作为国际竞争的武器,参与制定无人机系统行业规则。”徐明说。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