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到飞机外面顶着风拍
多年前,我看过一部纪录片叫《俯瞰德国》,用的全部是航拍镜头,比吕克·贝松监制的《家园》早多了,那部片子深深震撼了我。如今说起航拍已经不稀奇,但在这两部片子之前,很少有人完全用航拍镜头做成一部片子。
2009年左右,我需要拍一部关于上海的另类形象片,于是我找来老朋友陆宇清,告诉他想做一部上海的片子,打算完全采用航拍,一共半小时。找小陆是因为我毫无空中实拍经验,而他的航拍经历和经验在上海数一数二。他一听,就说:“你疯啦,世界上哪有这种片子,完全航拍怎么会好看,还要观众看半小时?”我说:“这个你别管,我们试试看。”
其实原因很简单,从地面上看城市的高楼大厦,人们已经看厌了,怎么拍,都像是在炫耀庸俗的成功学,这不是我做片子的目的。我希望拍的片子,能让这座城市里生活的人喜欢它。而航拍,可以超出人的日常视线。即使在上海生活了很多年的人,都没有机会在空中观察自己生活和生长的城市。我想,航拍上海,上海人看着也会觉得新鲜。
当时,航拍的关键取决于三个因素:高度、速度、稳定性。前两个不成问题,最后一个稳定性,难住了我们。保持飞行时画面的稳定性,国际通行的技术手段是在飞机下面安装一个陀螺。这种陀螺我们租得起。别说陀螺,就是吕克·贝松做《家园》的全套设备我都打听过,用5天,3万欧元,其实也租得起。但问题不在于机器,而在于国外的机器不能随便进入国内。尤其是拍《家园》用的摄影机,原本是空军用于地面精确打击的,虽然早已经转为民用,但是按照规则不行就是不行。
我意识到,航拍的技术难度需要我们自己去解决。
最初,我的想法是找一架好点的飞机,自己装陀螺。这需要在飞机肚子上打三个洞。其实打洞没什么,小飞机与小轿车一样,打三个洞再补上就行了。可是国内就很难找出一架飞机,肯让我们打三个洞。几经周折,这个想法只能放弃。
后来,我们采用的办法是用国内最好的直升机,找制作公司做了一个架子,直升机两边舱门打开后,架子横贯两边,有平衡的作用,然后在一个架子上安装了三台高清摄像机。其中一台垂直往下,这样拍起来,镜头就像好莱坞大片,从屋顶往下垂直移动,特别好看。第二台45度向前。第三台手工操作,需要人探到飞机外面去顶着风拍,这是相当土的拍摄办法。
空中的风相当大,摄影师陆宇清是冒着生命危险在拍摄。尤其到了冬天,12月飞上去拍时,高空的风呼呼地吹,拍完后,我把他从外高桥基地抬下来,缓了一会儿,接着请他喝咖啡,他喝咖啡时整个人还是冻僵发抖的状态,那叫一个苦呀。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