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强 实习生 刘 畅
近日,人民日报在刊文中引用了前美军驻韩司令“一句充满讥讽意味的话”:朝鲜把核武器放到飞机肚子里或无人机上,即可对韩国和驻韩美军构成威胁。那么,无人机真的可以投送核武器吗?
国防 科技 大学国家 安全 与军事战略研究中心军事专家王群教授告诉 科技 日报记者,“理论上讲,只要核弹小型化程度或无人机载荷能力满足一定条件,无人机就有可能装上核弹承担有限的核打击任务。但其风险非常高,因为目前自主飞行控制技术还不成熟,遥控驾驶技术可能操控失误或受到干扰,况且由于无人机飞行性能还不强,存在突防失败等可能性。因此,前美军驻韩司令的话语更多地只是一种调侃,并不具备多少可行性。”
核武器的实战能力和威慑力与投送载具的性能有很大关系。现今核弹的投送主要靠导弹、飞机和舰艇三种投送载具,从而有了被称之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弹道导弹核潜艇)和战略轰炸机三类战略核武器。
在三种投送载具中,飞机等有人飞行器是人们最先想到并使用的,二战美国在日本投送的两颗原子弹都是轰炸机所为。相对其他常规爆炸装置,核弹十分笨重,危险性很大,所以要求投送核弹的飞行器载重量大、航程远、可靠性高、防护能力强,从而确保它们到达敌国领空,抗击敌方防空武器拦截,突破防空系统,最终将核弹投向敌方目标并返回。
随着技术的发展、新材料的发明,在需求的牵引下,无人机作为一种高 科技 武器系统,也有可能成为核弹的一种投送载具,承担起核打击的重任。不过,王群指出,“鉴于核弹的特殊性和危险性及巨大的危害性,其小型化程度远远不够,加之无人机的载荷能力非常有限,智能化水平还不高,自主作战能力还不强,总体飞行性能远不如有人飞机,所以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有国家用无人机来投送核武器。”
媒体报道称,被称为“远程突防轰炸机”的美国新一代战略轰炸机将来有可能采用无人驾驶的方式。对此,王群表示,它应该还是被归为有人驾驶的,只是相对于美国现有战略轰炸机(主要是B-2A),隐身性更好、航程更远、速度更快、载荷能力更强、维护更容易,且能核常两用、网络化作战。而无人驾驶只是远程突防轰炸机的一个功能选项,与现有的很多民航飞机类似,有些情况下也能无人驾驶或让它起辅助作用。至于让其完全无人驾驶,尤其是实施核作战,现阶段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