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AI( 人工智能 ),多数人都觉得是比较未来性的概念,更不用说商业化。然而,近两年语言识别、图像识别、刷脸识别、无人汽车与 机器人 等AI技术却进入人们的视野。 互联网 巨头公司不惜资本、资源加大了投入力度,以BAT为首的企业也着手酝酿着AI各个领域的商业化。
巨头热情高涨
移动 互联网 发展到目前的阶段已经很少看到更多的创新应用以及商业模式, 互联网 企业与创业人群都希望找到技术新颖的突破口,而这一技术方向将很可能是 人工智能 。 如若五年前的AI投入只是对未来的赌注,那么近两年技术的革新以及市场的变化展现了企业对AI的肯定与执着。
不久前,一向以探索新技术而闻名的谷歌任命了门下AI专家负责接收搜索业务,开发的 人工智能 围棋也将与韩国棋手李世石开战,并被曝出正在开发一款整合聊天 机器人 的移动即时通讯服务。业内认为,谷歌正在探索更加智能的搜索技术,这也将引导搜索行业向新的方向前行。
除谷歌外,已经在聊天 机器人 应用层面大有成就的微软刚刚收购SwiftKey意在继续加码AI,而苹果也表示在开发人类面部情感 人工智能 Emotient。
国际巨头在AI领域网罗顶尖人才、加大投资力度点燃了国内企业的热情。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百度聘请“谷歌大脑之父”吴恩达担任首席科学家,负责百度研究院以及“百度大脑”计划,而后无人驾驶汽车在去年末便风光亮相。此外,在世界 互联网 大会上来自百度、腾讯、联想、小米的高管们都表示看好 人工智能 。
切入垂直领域
事实上,当前 人工智能 得以发展,是具备一定条件的,其中,“深度学习”技术逐渐发展,各个企业的人力以及资源投入让技术进步更加迅速。另外, 云计算 与 大数据 也十分重要,大规模并行计算能力的实现使得 人工智能 实现成本大大降低, 大数据 又有效提高了 人工智能 的水平。这些方面也更有利于 人工智能 的商业化运营。
目前为止, 人工智能 商业化的主要方向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自然语言 处理(包括语音和语义识别、自动翻译)、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知识表示、机器与 机器人 学。这些技术主要的应用场景有搜索、移动支付、 机器人 、智能硬件、智能医疗、智能汽车等。
虽然技术的交织很频繁,但具体到应用服务的提供方面,行业内却趋向于垂直。业内观察家郝小辉指出,由于技术的复杂度,未来十年左右,专业领域仍是AI应用的主要方向。由于用户的需求并未被开发,目前 人工智能 商业化集中在几个较为容易落地的方面,例如搜索与智能硬件的技术进展是有目共睹的。“对于一些创业企业来说,不管是为了聚集资本还是另有所求,垂直领域先下手为强的意识也在蔓延。”
AI风口乍现
巨头的热情让 人工智能 成为新的春天,因此也引来无数资本的追捧。为数据科学家和开发人员提供 人工智能 开源平台的H2o.ai,刚收到 B轮2000万美元融资。还有一家被称为风险扫描仪的基金组织,帮助企业了解创业生态系统,目前正在跟投66个国家的897个 人工智能 公司,共计39.8亿美元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刚刚过去的2015年,来自政府方面对 人工智能 领域的支持也表明这一风口正在形成,“中国大脑计划”的筹备工作已经展开,北京、上海、深圳,中国各经济中心都开始制定 人工智能 和智能 机器人 的发展战略。“ 人工智能 ”在去年全国“两会”中与“ 互联网 +”一道成为探讨话题。此前,首届世界 机器人 大会在北京召开,无人驾驶汽车在乌镇受到了国家领导层以及国内外众多 互联网 领袖的关注。
郝小辉认为, 人工智能 的发展与 物联网 、O2O等行业热点对技术的需求日益提升密切相关。但是,目前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仍然存在,不管是语言识别的错误率还是人机交互的体验不完善都需要更多的资本与技术投入。北京商报记者 张绪旺 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