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吧机器人网 » 技术 > 人工智能 > 正文

机器学徒:人工智能有可能变成画家吗?

机器学徒:人工智能有可能变成画家吗?

2013年7月,一名崭露头角的艺术家在巴黎Galerie Oberkampf举办了展览会。展览会持续了一周时间,民众前来观看,新闻媒体广泛报道,一些作品花了多年时间创作,还有一些直接画在画廊上。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一场典型的艺术展。唯一不同的是这名艺术家不是真人,而是一个名叫“The Painting Fool”的电脑程序。

机器学徒:人工智能有可能变成画家吗?

光是这样还不够新奇。很久以前就已经出现了AI辅助创作的艺术品。自1973年开始,Harold Cohen(画家,San Diego加州大学教授,他还曾代表英国参加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就一直与电脑程序“AARON”携手创作。AARON已经自动绘画几十年了。20世纪80年代末,Cohen曾经开玩笑说他是唯一一个后死仍然可以举办新作品展览会的艺术家。

关于机器艺术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首先,它的潜力如何;其次,姑且不考虑作品的质量,它真的算得上是“创作”并且“富有想像力”吗?问题深刻而迷人,它引领我们进入到人类艺术制作的神秘谜团之中。

机器学徒:人工智能有可能变成画家吗?

The Painting Fool是Simon Colton的“作品”。Colton是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的计算机创作学教授,他认为要让程序创作,先要跨过一些与图灵测试不同的测试。图灵测试要求机器按人类的方式进行可以信服的交谈,Colton却认为AI艺术家要让自己的行为变得“富有技巧”、“可以欣赏”、“富有想像力”才行。

对情绪作出反应

到目前为止,Painting Fool已经在这三个方面取得了进步。所谓的“欣赏性”,按Colton的意思就是对情绪作出反应。Painting Fool的早期作品由图片拼成。程序先要扫描英国《卫报》一篇关于阿富汗战争的文章,从中提取关键字,比如“NATO(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队”和“英国人”,然后寻找与之相关的图片。找到之后程序用图片制作合成图,以反映报纸文章的“内容和情绪”。

软件可以复制不同的绘画和图形媒介,从中挑选合适的,然后评估结果。它曾经这样评价一幅画:“真是悲惨的失败。”怀疑者认为这些描述只不过是哗众取宠的数字口技,而软件官网却说诗化的写作正是当前的一个项目;只有这样Painting Fool才能成为作家和画家。

在巴黎展会上,想画肖像画的参观者坐在一台电脑前——不是人类艺术家,电脑会在屏幕上“绘画”。The Painting Fool根据不同的情绪为访客绘画,它会提取情绪关键字(从《卫报》的10篇文章中提取)然后作出反应。如果感受的情绪太过负面,软件会意志消沉并拒绝绘画,相当于虚拟的艺术气质。

2015年6月时,谷歌Brain AI研发团队公布一张图片,它至少从一个方面折射了人类的想像力:认为一件东西是另一件东西的能力。研究人员训练软件识别物件(根据视觉线索识别),然后输入天空照片和任意形状的素材,程序得到的建议是将迪士尼、老彼得·勃鲁盖尔(Pieter Bruegel the Elder,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的想像力进行结合,它开始生成数字图片,包括“猪-蜗牛”“骆驼-鸟”“狗-鱼”的混合体。

在莎士比亚的著作《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中,安东尼曾说过这样的话:“有时我们看到云彩像龙一样,看到蒸气像熊或者狮子。”这是一种心理现象,程序此时的行为相当于这种心理现象的数字版本。

达芬奇建议我们可以通过凝视墙上的污点或者随意性标记来刺激创造力。艺术家努力从中“发明一些场景”,他们可以“看到”战场上晕眩的战士,或者一片景观,里面有山、河、石头、树、大平原、山谷和山。

石洞壁画的灵感可能由此而来。绘画或者雕刻石头经常会利用自然特性——例如墙上的鹅卵石看起来像眼睛。克鲁马努(旧石器时代晚期生活在欧洲的高加索人种)艺术家最开始可能利用随意性特征来识别狮子或野牛,然后通过绘画或者雕刻让动物的肖像变得清晰起来。所有的具像图片(不只包括图画,还有照片)都依靠这种能力将一件东西(平面上的图状)看成另一种东西:3D世界中的东西。

谷歌Inceptionism

谷歌开发的AI系统擅长于做这样的事。图片是由人工神经网络创作的,也就是用软件模拟大脑神经元处理信息的方式。软件先要接受训练,通过分析数百万个实例进行训练,然后才能识别图片中的物体:一个哑铃、一条狗或者一条龙。谷歌研究者发现,按照达芬奇的建议,他们可以将系统变成“艺术家”。先向神经网络输入一张图片,上面满是斑点,然后命令网络进行调整,软件之前已经识别了一些物体(训练出来的),它要从班点中寻找任何与物体相似的地方。此时软件做的事和安东尼从云彩中看到动物是一样的。谷歌团队将最终的艺术风格叫作“Inceptionism”,因为神经网络架构的研究项目代号为“Inception”。2010年时曾经有一部电影也叫《Inception(盗梦空间)》,它讲述了一个男人深入他人大脑梦境的故事。

机器学徒:人工智能有可能变成画家吗?

站在艺术的角度来看,你可能会将Inceptionism当成超现实主义的一个变种。雷尼· 马格利特(René Magritte)、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í)和马克斯·恩斯特(Max Ernst)创作了许多超现实主义作品。

上一页12下一页

上一篇:人工智能将战围棋大师李世石 这次它还能赢么?
下一篇:人工智能并非噩梦 或可解决棘手问题
精选推荐
这些人型机器人是如此真实,你的肉眼几乎无法区分
这些人型机器人是如此真实,你的肉眼几乎无法区分

[2017-09-03]   我们生活在一个区分现实与幻想变得越来越困难的世界。由于机器人技术的进步,创造人工的人类正在逐渐接近完美的最终目标。我们现在看到的机器人不再只是一块发光二极管,......

[2017-03-21]  虽然有很多关于机器人取代工人的担心,但哈佛经济学家James Bessen的论文指出,在过去的67年里机器人仅仅淘汰掉人类工作中的一个。在1950 ...

南加州大学机器人学家:机器人更适合粗暴的爱
南加州大学机器人学家:机器人更适合粗暴的爱

[2019-11-07]  图片来自JOHN MADERE GETTY IMAGES打是疼骂是爱,当人类粗暴的将物体从机器人手中敲掉,看似残忍,实际上却能帮助机器人找到最好的握持物 ...

谷歌《Nature》发论文称实现量子霸权 18亿倍速碾压世界最强超算
谷歌《Nature》发论文称实现量子霸权 18亿倍速碾压世界最强超算

[2019-10-23]  谷歌坚称自己已经取得了量子霸权——这标志着计算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谷歌首次发布声明是在今年9月,虽然遭到竞争对手的质疑,但就 ...

一个让深度学习惨败的通用人工智能领域——语境处理
一个让深度学习惨败的通用人工智能领域——语境处理

[2019-11-04]  Context是指用来解释一段给定文本或语句的来源框架,我们可以翻译为上下文或语境。维基百科将context定义为:*在符号学、语言学、社会学和 ...

深度神经网络揭示了大脑喜欢看什么
深度神经网络揭示了大脑喜欢看什么

[2019-11-06]  爱吧机器人网编者按:近日,《自然-神经科学》发表了一篇论文,研究人员创建了一种深度人工神经网络,能够准确预测生物大脑对视觉刺激所产 ...

机器人灵巧手将成为智能机器人的下一个重大突破
机器人灵巧手将成为智能机器人的下一个重大突破

[2018-01-25]  计算机科学教授兼东北地区助手机器人实验室负责人罗伯特·普拉特(Robert Platt)说:“机器人手操作是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想象一下,一个机器人可以在现实世界中用手去做事......

2023年服务机器人市场将超过250亿美元
2023年服务机器人市场将超过250亿美元

[2017-09-04]  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250亿美元, 并在预测期内登记15% 的复合年增长率。短期中期回收期和投资回报率高 (ROI), 以及在教育和研究、临场感、防御、救援和安......

本周栏目热点

说一说那些进入日常生活的智能机器人

[1970-01-01]    从《星球大战》里的机器人英雄,到前些年大受欢迎的电影《我,机器人》,无数的科幻作品里都少不了机器人元素,人们将之视为 未来感的 ...

奇点大学:人工智能与“奇点理论”

[1970-01-01]    就在前几天和行业内的几个朋友吃饭时,内容在不经意间又转向了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到底什么是在智能电视上最好的交互方式上,于是乎五 ...

说客小π情感机器人体验【评测】

[2015-12-29]     前言  随着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声控灯、语音输入法、语音交互等各具特色 ...

Facebook人工智能机器人生成照片以假乱真

[1970-01-01]    无论你是否认为面部识别令人毛骨悚然,很明显全球多家科技公司正在继续投资开发更强大的图像智能技术。  无论是微软的猜年龄机器人, ...

麻省理工智能机器人最新技术 机器手指研究获得突破

[2015-12-27]     麻省理工智能机器人最新消息,今年在研究机器手方面跨出了一大步,现在它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