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的逆向工程只是等式的一半
人工智能的支持者们预测,到2030年机器将通过人类智慧的 应用 进化出意识,这些先驱者中包括埃隆·马斯克,史蒂芬·霍金和Raymond Kurzweil。由此带来的影响褒贬不一。例如,马斯克、霍金和数十位研究者,在2015年1月份签署了一份请愿书,宣称:在不久的将来,AI控制机器将能解决疾病和贫困问题。这无疑是一个正面的案例。
再举一个中性的例子:最先提出技术奇点猜想的科学家Kurzweil,相信到2030年,人类将能够上传自己的思想,达到与机器的融合。马斯克展望了最坏的一种结果:在未来,人类彻底沦为“软件君主”的家猫;而Kurzweil的想法更甚,人类最终将被智能机器取代。
对于他们来说,这些预言并不是异想天开。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经历了科技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变得更为强大和易用。IBM超级计算机系统“沃森”(Watson),在2011年就已经通过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的综合计算,击败了美国智力知识问答真人秀游戏《危险边缘》的两位前冠军选手。
库茨维尔关于技术奇点迫近的理论基础是他本人提出的库茨维尔定理,即随着计算机越来越强大,技术的是以指数形式增长的,而目前我们正接近指数曲线的极陡处。极陡处的世界里,机器拥有意识, 机器人 将成为统治地球的物种。
这是Kurzweil相信的,也是马斯克、霍金和众多AI科学家所相信的。相信和信仰是人类的天性,然而有研究结果声称,到了2045年,机器将主宰我们的信仰。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创造出最先进的AI技术,有意识的机器将轰然降临。而这是我不赞成的地方。我赞同科技将会继续以空前的速度发展,正如我们现在所经历的,计算的进步丝毫没有停滞。然而,从先进科技到有意识的人工智能产物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实际上,对AI的极端预言是基于一个错误的假设:即我们对于人类的大脑和感知已经充分了解。AI领域专家努力给智能一个准确的定义,即能够学习,识别模式,展现情绪化行为并能解决逻辑分析问题。然而,这个定义只是海量的关于认知的本质,具有争议的、模糊的定义中的一种。神经系统科学和神经心理学对此也有多种解释,也无法给出定义。在这个问题上,不同的领域,甚至是不同的研究者都很难达成一致。广义上来说,科学家认为能够在达到个人目的的同时适应环境,或者说在特定环境下能够选择最佳方案的能力都可称作智能。但是,这一解释主要是基于对智能生物学上的理解,涉及到进化和自然选择理论。实际上,神经系统科学家和心理学家在其各自的领域里对人类智能提出了多种矛盾的
观点。
参考心理学家MichaelC.Ramsay和CecilR.Reynolds的观点:”理论学家和研究者都提议,智能是一整套稳定的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缓慢。尽管智能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潜能,但是它似乎不是一成不变的特性。…同时期的心理学家和其他科学家认为,智能是环境的复杂交互和遗传影响的结果。尽管经历了一百多年的研究,仍然缺乏对于这种相互作用的理解和说明。最后,从来源看,智力既不是单纯的生物性也不是单纯的社交性。一些学者认为,智力就是智力测试测得的。“
这并不是在讨论一个充满一致意见的领域,心理学也只是数十个涉及人脑,思维和智力的众多领域中的一个。
我们对技术的理解或许在日益加快,但是我们对于智力、意识、甚至是什么是人类的思维,这些模糊的概念还是知之甚少。技术上或许即将迎来基于计算机人类的时代,但是神经系统科学心理学和哲学则不同。这些领域的未知,无疑减缓了AI发展原本预计的时刻表。大多数研究大脑与心灵的专家至少对这两件事持有一致看法:一是,目前还不能全面、具体的了解什么是智力;二是,目前还不了解什么是意识。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阿伦曾在2011年写道:“为了达到奇点,让现有的软件加快速度还不够,我们还应该建立更加聪明能干的软件项目。而创造这类先进的软件,先需要对人类认知的基础有科学的理解,而我们现在只掌握了皮毛。”定义人类智力和意识更偏哲学而非神经系统科学,那就让我们来聊聊哲学。
有意识的创新马斯克、Kurzweil和其他技术奇点的支持者一再强调,不断增长的计算能力将自然而然地形成人类智力和机器意识。他们还暗示,科学领域的快速进步总是伴随者技术的快速进步。Kurzweil在2006年表示:“我的立场不是说,只要有足够强大的计算机,足够强大的硬件就能达到人类水平的智力。我们需要了解人类智力的工作原理,人类的大脑是如何实现这些功能的。何为软件,何为算法,何为内容?为此我们寄希望于另一个重要的项目去理解其机制,我称之为‘人类大脑逆向工程’。我们在这项工程中,实现了类似生物领域进步的巨大进展。”Kurzweil认同在机器上精确重建人类智力前需要优先了解人类智力,但是他大脑逆向工程思路不同,跳过了神经系统科学家、心理学和哲学,假设了很多,最主要的假设为搭建一个大脑等同于构建思维。大脑和思维互相是不可替换的。我们可以重造一个大脑,因为虽然构造极其复杂,但是大脑仍然是物质的东西,我们可以通过全面的映射、分解去重塑。就在这个月,IBM宣布创造了一个活跃的人造神经元,其能够在噪声数据背景中拥有可靠的认知模式,并像神经元一样表现出不可预知的行为。虽然说创造出一个神经元与重建整个大脑还相差甚远,但这也算一个开端。
这仍然不是一个完整的思维。即使科学家发展科技来创造人造大脑,但是最终也不会自动形成思维。有人觉得,难保有一天这样的机器会突然具备意识,但是我们连意识的本性都不了解,还如何让机器实现呢?
即使科学家发展科技来创造人造大脑,但是最终也不会自动形成思维。
我们来探讨思维、意识和智力的一个特性:创造力。就其本身,创造力对于每一个个体,都是多样和含糊不清的。一个人的创造过程可以是在一个独立的小屋里耗时数周,也可能就是喝三杯威士忌酒的期间,抑或是发生在前几分钟或者几个月毫无征兆的灵光一闪。创造力意味着,聚精会神于某些事而忽略其他。
有人问我:AI机器会有拖延症吗?
答案是:或许没有。奇点理论显示,AI最终将比人类强大数百万倍,意味着它不会有诸如拖延、酗酒和内向之类的坏习惯,这样才能确保像人类一样完成任务。不过还有一个小疑惑,终有一天软件在人类很少甚至无需人类的帮助下就能创造出漂亮的有创意的事物,但是物美却不一定好,有创意却不一定有灵气。
奇点
Kurzweil、马斯克和其他科学家没有预测Tay这种Twitter机器人的存在,而是宣告世界他们将在20年内,复制人类大脑,并将其放入到人造容器中,从而达到再造大脑的思维。不仅如此,他们还将创造更为先进的事物:一个思维,一个不会拖延最大程度开启创造力的思维,一个不知道是不是会有意识的思维。技术奇点或将临近,但是我们对心理学、神经系统科学和哲学的了解还很浅显,而只有这几个领用的作用和谐共处,才能使奇点理论所描述的场景完全实现。近几十年,科学家在技术领域已经取得巨大进展,计算机也在变得越来越强大,但是光靠强大的计算机是无法在哲学领悟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样,对大脑再多的绘制也不代表我们就能理解思维。技术奇点的到来会比加速循环理论显示的更漫长。地球上任何事物都不会无用武之处,在我们创造出能够支持人类智能的AI机器之前,我们需要了解我们模仿的对象,不仅是伦理上或者道德上,还有技术上。在想要重新创造人类大脑之前,我们仍需解开人类思维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