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认为的人工智能的创业者应该是什么样的?他们都应该是专业出身的,都应该拥有着过硬的科技技术吗?实际上,很多从事人工智能创业的人,并没有这样殷实的底子!就在Taro.ai创始人&CEO钱昊蹦出“我是学天气预报出身的”的时候,着实把我们都吓了一跳!钱昊的这个专业出身,直观上跟AI好像没有多大的关系。
“其实,现在的天气预报都是数字预报,这其中就需要运用到大量的建模、机器学习、自动优化等技术。我在大学里学的就是这些,在机器学习底层原理方面是有一定的知识和实践积累的。”
Taro.ai,一个源于C端的梦
很巧,钱昊曾经就读于南京大学(强调:镁客网总部也在南京)。而更巧的是,钱昊因为在大学期间做了一个活动,被李开复欣赏并被邀请到了谷歌,加入到一个校园类项目团队中。
“就是在那个时候,我真正的接触到了互联网。也因此,我知道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就是从事与互联网和科技相关的工作。”
然而,等到真正找工作的时候,钱昊却阴差阳错的去到了百威。但幸运的是,当时的百威有一个很特别的项目——全球管理培训生,让钱昊在三年的时间内将所有和中国传统商业有关的工作都做了一遍,包括销售、物流、市场、管理等,为他积累了很多的商业管理和运营经验。
此后,钱昊应朋友之邀加入了“个信”团队(与微信相似),担任COO。但由于种种原因,个信并没有按照原本设想的路线发展,最后将主要业务方向定在了B端,也就是现在的个推。
“我还是想做C端的项目,所以我就离开了团队,自己出来创业。我统计了一下,在那段时间,我前前后后开发了12款APP,积累了过千万的用户。”
APP开发的世界正在缩小,人工智能成为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互联网红利的渐渐消失,即便是移动互联网,其发展空间也不再如从前那般的大。2016年,在智能机遍地,APP数以万计的情况下,钱昊开始思考,下一步应该做什么?
也是在2016年,与VR相关的智能硬件大火,在钱昊最初的设想中,他希望能够开发全景VR视频拍摄工具。
“我们在这方面确实下了些功夫,也拿到了一些国际专利,希望能够为用户提供低成本的VR高清视频拍摄方案。”
但不夸张的说,2016年的VR,仅仅是一个技术概念风口,并没有切实的应用或产品落地。即便是非常受欢迎的VR硬件类产品,也大多性能低,且参差不齐。
“我们是看好智能硬件领域的,而且我们认为,有真正AI技术加持的智能硬件,是能够获得用户青睐的。”
一味的购买和模仿解决不了实际需求,中国人需要有自己的稳定器
“得益于全景VR视频拍摄工具的研发经历,我们看到了另一个用户需求点,就是对拍摄稳定度的需求。”
这里说一个镁客君很囧的毛病吧,就是拍照的时候会习惯性手抖;如果是拍摄视频,那画面,不忍直视……然而,在分享照片、视频已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甚至对于有些人来说是第一大乐趣的当下,因为拍摄不到好的动态画面就不能将生活中精彩片段分享出去,实乃憾事。
“大家对稳定器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自动追踪方面。但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是,目前很多厂商用的稳定器自动追踪技术都是源于美国的。这些技术或限制条件多,例如延迟时间长;或是通过纯硬件无线定位的方式追踪,不仅需要架设多个传感设备,拍摄的范围也非常有限,根本无法负荷如滑板、滑雪等大范围运动项目的拍摄需求。”
因此,开发一种适合于当下用户拍摄需求的稳定追踪器成为了钱昊最想做的事情,Taro.ai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了。
实时红外定位与跟踪,在也不用担心跑出画面了
据钱昊介绍,目前,Taro.ai一共开发了三款产品,包括两款相机云台TI(智能手机与Gopro专用)、TX(针对单反、微单开发的)以及M1追踪模块,通过红外锥子追踪的方式跟踪用户并进行追踪拍摄。
“M1追踪模块让拍摄云台具备了智能跟踪的功能。拍摄时,用户的手腕上需要佩戴一款红外手环,它是可以藏在衣服下面发射红外信号的。与此同时,我们的云台上搭载了一个红外感应器,可以实时感应到手环发出的红外信号,从而对用户进行定位与追踪。”
可以说,搭载了M1追踪模块的云台就像长了一只只看得见红外线的眼睛,无论你到哪,它都能追上你。
其实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如果红外手环在运动过程中被某些红外信号难以穿越的物体挡住了,例如用户运动过程中手放到了身后或者路过了一堵墙,那还能追踪的到吗?
钱昊告诉镁客君,一般情况下,他们是建议用户佩戴两个手环的,可以极大的避免因身体遮挡导致的红外信号接收中断的问题。除此之外,如果用户是快速的经过一个物体,马上就会出来,M1是可以指导云台按照原有落线惯性运动一段,并在信号再次出现是及时跟上。而如果用户被一堵很长的墙挡住了,那也没什么追踪的必要了,因为这个时候,相机的画面也只是白茫茫一片。
“M1追踪模块是我们的核心,为了服务于更多的用户,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无障碍追踪拍摄,Taro.ai的M1追踪模块是可以单独购买的,已经有云台的用户可以不用再买一款新云台,直接购买我们的追踪模块就可以了。”
软硬结合,视频剪辑5分钟搞定,还能加特效
除硬件和模块产品外,Taro.ai还开发了一款软件,为用户提供极致的便捷视频剪辑服务。
“现在大多的硬件产品都没有配套服务,用户的真实体验感比较差。以拍摄为例,很多人可能拍摄了半个小时的视频,最终需要仅有1分钟。但原始视频太大,我们不能通过手机进行剪辑操作,必须通过电脑和特定的视频剪辑软件。然后再进行挑选、拼合、特效,可能只有1分钟的视频,后期工作要花1个小时至以上的时间。这个时候,大多的用户已经不再觉得分享视频是乐趣的了。”
钱昊介绍,Taro.ai的剪辑软件具备了自动剪辑的功能,可以自动将视频截成多个特殊格式小片段,保证任何软件都可以对这些视频进行后期操作。
除此之外,Taro.ai还为其输入了一些AI算法,该算法可以帮助用户挑选出精彩的片段,如滑板旋转片段、有笑容的片段、光线环境比较好的片段等,极大的节省了用户挑选视频的时间。
最后
目前Taro.ai的三款产品正在Kickstarter众筹,手机与Gopro专用的T1众筹价为199美元;单反和微单爱好者则可以选择购买TX,众筹价为599美元;而如果你已经有稳定器的话,单独的追踪模块M1只要99美元。
“相较于去年的VR风口,今年的人工智能行业是有实际的应用和产品落地的。除大公司积极布局之外,创业型公司也应早入局。而Taro.ai所希冀的,就是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想法,满足C端用户的实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