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吧机器人网 » 技术 > 模式识别 > 正文

语音识别技术将使中国百万客服下岗是个伪命题

针对于当下语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速途网副总主编丁道师提出了以下观点:“对中国移动、工商银行等需要大量客服的企业来说,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政策的开放,智能 语音识别 交互技术不敢说完全取代现有人工客服,但至少可以替代,而且这个时间不会太久,10年内就可规模化商用。”

进而认为现有的 科技 水平也完全可以实现智能系统代替人工客服,并提到:如果技术的发展带来的高效率是建立在牺牲国家稳定的基础上,那么这个 科技 不进步也罢。

无论是车联网还是现今如火如荼的移动 互联网 领域,都试图利用 语音识别 技术更好的为用户服务,至于是否有延伸到客户服务方面,这应该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但是肯定不会让中国百万客服下岗。

笔者认为 语音识别 技术不会让中国百万客服下岗的理由有以下几点:

第一, 语音识别 技术对用户问题的识别有限。并不是所有的用户问题都是“您好,请帮我查一下这个月的账单”、“您好,请帮我取消彩信业务”、“您好,我这个月的流量怎么会这么快就用完了”。

用户对于运营商人工问答的需求是不尽相同的,若有用户用蹩脚的普通话向运营商客服人员咨询问题, 机器人 远不具备这种强悍的功能。中国不仅是文字博大精深,语言种类也是丰富多彩,大到省市、小到各村之间,都存在着语音差异。总不能让运营商只服务普通话说得好的人,普通话不好的人就只能再回到人工服务上面,在全国普及标准普通话,也是需要长期的普通话教育才能实现。

第二, 云计算 和 大数据 等对于运营商只是“+1”的过程。无论是 云计算 、还是 大数据 的利用、都只是“+1”的过程,让用户使用更方便,让运营商的客服人员在解答问题的时候,能节约时间,节约成本,这个和取代客服无关。

第三,用户离不开“客服”。用户对于运营商客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全国移动、联通、电信用户的客服使用率增长就是最好的证明。用户越来越多,用户遇到的问题也会随之增多,用户遇到问题的时候,就需要客服人员来为之解答。

无论是电话客服,还是PC端的客服,亦或是 语音识别 端的客服,包括微信客服等,用户对于“客服”总的需求是不变的。唯一区别的是,用户究竟使用的是语音咨询、还是网上在线咨询、微信咨询等,但是总的需求量不变。

运营商客服的变

互联网 用户和移动 互联网 用户在今后的用户数量总和是呈直线上升的,这对于传统运营商来说,肯定是好事,因为使用的人数多了。 互联网 、移动 互联网 和通信都离不开运营商,在这些最基础的服务上面,运营商占据着天时地利。

运营商的数百万电话客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往 互联网 客服和移动 互联网 客服上变。用户对于运营商客服解答问题有三个通道:电话客服、 互联网 在线客服、移动 互联网 客服,在电话出现发展瓶颈的时候, 互联网 在线客服是一个“半成品”,移动 互联网 客服目前还是“处女地”,处于待开发的领域,运营商客服在后面两者的变是很有必要的。

把移动 互联网 客服当“后花园”

微信无疑是目前移动 互联网 用户使用人数最多的应用,但是运营商的用户总数是远远高于微信用户的,移动 互联网 的增长,肯定是逃不掉运营商这条管道的,如果运营商把客服咨询当自己的“后花园”,再加上运营商的用心经营,无论是装机量,存留率都远超其他移动 互联网 产品。

在移动 互联网 客服方面,可以采取两种措施:第一是自己开发方便实用的独立APP,运营商现有的APP,在功能上还不太实用。如果运营商想在今后利用这款APP打造自己的移动 互联网 版图,就需要在这个APP上用心经营,而不只是一个“次品”;第二,利用通信软件,比如微信产品以及其他的移动通讯产品,中移动的飞信业务就可以和运营商客服问题做资源整合。

用户可能在用完运营商的这些APP,或者移动通信软件之后,就卸载或者取消关注,但是在需要的时候肯定还是需要这些产品,用户在反反复复的卸载、取消之后会发现,运营商的APP或他们的关注,是必要的,最终运营商的产品会被留下来。

科技 的发展是有利于人们的生活的,这并不会影响国家的稳定。雅虎当年开发出对大众适用的搜索引擎,带动了 互联网 全面快速的发展,虽然如今的 互联网 隐私问题引人关注,但是你不得不承认, 互联网 的发展,对于人们是利大于弊的。至于数百万客服失业的问题,运营商在移动 互联网 客服和 互联网 客服的需求,也不会导致这些运营商客服的流失。

运营商客服的变以及运营商在 语音识别 技术、 云计算 、 大数据 等的运用上,都是基于让人们使用方便的基础之上的,这个要靠全体运营商的努力,包括数百万的客服人员。


上一篇:NEC人脸识别技术致力服务公共安全
下一篇: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实现原理与前景分析
精选推荐

[2017-03-21]  虽然有很多关于机器人取代工人的担心,但哈佛经济学家James Bessen的论文指出,在过去的67年里机器人仅仅淘汰掉人类工作中的一个。在1950 ...

南加州大学机器人学家:机器人更适合粗暴的爱
南加州大学机器人学家:机器人更适合粗暴的爱

[2019-11-07]  图片来自JOHN MADERE GETTY IMAGES打是疼骂是爱,当人类粗暴的将物体从机器人手中敲掉,看似残忍,实际上却能帮助机器人找到最好的握持物 ...

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操控巨型有人驾驶机器人(巨型机甲)
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操控巨型有人驾驶机器人(巨型机甲)

[2017-03-21]  近日,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实现了每一个6岁儿童都会有的梦想,他控制了一个巨大的机甲机器人。据国外媒体Verge报道,前天(3月19日),贝 ...

基于生物启发的机器人很容易适应丢失附属器官
基于生物启发的机器人很容易适应丢失附属器官

[2017-12-17]  很多机器人被设计应用在危险环境,如灾难现场。在这些地方,他们的运动系统完全有可能被损坏。那这样会吓跑这些机器人吗?也许不是,如果它们像日本的东北和北海道大学创造的......

谷歌《Nature》发论文称实现量子霸权 18亿倍速碾压世界最强超算
谷歌《Nature》发论文称实现量子霸权 18亿倍速碾压世界最强超算

[2019-10-23]  谷歌坚称自己已经取得了量子霸权——这标志着计算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谷歌首次发布声明是在今年9月,虽然遭到竞争对手的质疑,但就 ...

如何让人工智能机器人快速自我纠正错误并吃一堑长一智?
如何让人工智能机器人快速自我纠正错误并吃一堑长一智?

[2017-08-23]  莱斯特大学数学系的研究人员在《Neural Networks》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概述了新算法的数学基础,可以使人工智能收集错误报告并立即纠正,而不影响现有技能 ,同时还会积......

国外眼科手术机器人为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带来希望
国外眼科手术机器人为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带来希望

[2017-03-20]  视网膜静脉阻塞,简称RVO,对患者来说是一种严重的疾病。该病病因为视网膜静脉中存在血液凝块,这可能导致视力严重下降,在某些情况下,病 ...

瑞士研发出微型机器人集群 可像蚂蚁一样互相交流并协同工作
瑞士研发出微型机器人集群 可像蚂蚁一样互相交流并协同工作

[2019-07-12]  EPFL(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受到了蚂蚁的启发,开发了一款仅有10克重的小型机器人:他们可以相互交流,分配角色并完成复杂的任务。 ...

本周栏目热点

生物识别技术那么多,为啥偏偏“刷脸”火了

[1970-01-01]   你走到一家自助银行前,摄像头通过刷脸,自动识别你的身份为你开门;你站到ATM机前输入密码,再在摄像 ...

从原理入手,解析基于DSP的汉字语音识别系统的实现方式

[1970-01-01]   语音识别是机器通过识别和理解过程把语音信号转变为相应的文本文件或命令的高技术。作为专门的研究领域 ...

新剪刀手识别技术 虽然现在还不是很准确-模式识别

[2016-03-11]   在几年前的时候,指纹识别看上去还是一项非常高端的技术。的确,这可以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当中的很多事 ...

谷歌为何力推虹膜技术 分析其背后的价值链条-模式识别

[2015-12-11]   指纹识别、人脸识别技术正在趋于成熟,也正在被应用到更丰富的场景,逐渐改变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在 ...

宝马联合三星与松下 研发智能语音识别系统

[2015-12-28]   据美国媒体Autoevolution12月22日报道,宝马、三星和松下三家公司近日与语音识别公司Nuance合作开发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