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像在加法。人脸信息在线上、线下等各种产品、场景中完成落地,随着支持人脸生物特征进行登录、操作、授权的产品及服务越来越多,最终形成一个真正以人脸为核心的账号体系。
不过,细心的你一定也心存疑惑。现阶段,人脸识别技术的准确率,还不足以商用,难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单独应用,还需借助其他的技术作为辅助手段。比如,与支付宝的合作,还需要借助支付宝的风控体系;与银行的合作,少不了银行的大数据积累;公共事务的管理,还需要配合政府其他手段的认证。
这些合作伙伴手里握有主动权。这个Face++也想过,如果在线上、线下都是跑着Face++的产品呢,那就不一样了。那时,他们就有可能和权威方一起确定人脸识别在行业应用上的标准 。
BAT要落地类似的产品,肯定更容易;大公司有影响力,肯定更有信服力。决定这个循环走向的关键就在于落地的速度。能跑通逻辑,能落地项目,就意味着有用户和数据的积累。有了这些,就有能力摆脱技术提供商的被动处境,就能成为一家服务商。
与时间赛跑
这场人脸ID的大战,就像百米冲刺。没钱、没势的小公司,在起跑线上已经落后大公司,必须要跑的更快,才有机会跑赢。
或许,他们还要跑得更快,比政策落地再快一点。
Face++想要抢占的是金融和公共事务领域,这都是非常注重风险控制的领域,自身就有对账号安全升级的要求。这给了互联网公司机会。
这一波人脸ID热的起因还在政策利好。今年年初,政策上放行了证券远程开户,允许民营机构做征信,数据流通性要求又提升了一个档次。阿里、腾讯这两家巨头都势在必得,各方面投入的加大,或找到合作伙伴或是自己上,最终催热了这个市常
未来,在互联网场景下场景下,实名制要求将会越来越多,实名后的账户体系更多的将把重点放在人而非“账号”本身上,以人脸识别为代表的生物识别技术将会迎来一个大风口。当然,这是最好的情况。
不过,人脸甚至更多的人体体征,都是高度战略性的账号资源。试想,这个终级ID账户被窃取,后果不堪设想。政策上必然会确定战略资源的归属权。到那时,互联网公司是否还能拥有这些账号吗?完全管控倒也未必,适度开放使用权倒是最有可能。
互联网公司要做的,就是在与时间的赛跑中,落地再快点,跑得再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