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
银行不再仅仅“认钱”,银行也开始“刷脸”了。
2015年8月15日,正式揭开面纱的微众银行APP中最“吊胃口”的即 人脸识别 开户,对于这一充满神秘感的技术词汇,多位用户表示,仅仅有所耳闻,尚未见实物,而今,它来了。
微众银行APP在绑定银行卡环节时,当绑定两张银行卡以上时需通过 人脸识别 验证。《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获悉,该 人脸识别 技术并非腾讯同外部团队合作的成果,而是出自腾讯内部称为“优图”的技术团队。
此次并非腾讯首次规模化落地 人脸识别 ,在2015年8月初,腾讯上线“微证券”业务,首推 人脸识别 开户,《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获悉,该技术与微众银行 人脸识别 属同一套技术体系。今年4月,腾讯财付通曾公开宣布,与公安部直属的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进行了人像比对服务合作。
技术落地的“忧伤”
技术是高端的,落地却是“忧伤”的。《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经过大量的实践发现,微众银行 人脸识别 验证的成功率并不高。
成功率不高的背后“剑指”技术的不成熟,以及监管层对于通过 人脸识别 、交叉验证开通强实名账户的多种担忧。
天云 大数据 CEO雷涛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随着技术的发展, 人脸识别 经历了信号处理、 机器学习 和深度学习三个阶段。远程开户针对小范围用户群体的建模技术已经日臻完善,但是距离规模化使用还有一定距离。“ 算法 本身技术已经成熟,但前提是针对特定样本量之下,海量模型下工程化 算法 技术仍有挑战。”雷涛表示,在实际应用中,对识别的要求是确定“你是你”,而不是“找出你”。
此外,监管层的忧虑也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高门槛。目前在实践中,假体攻击而带来的欺骗问题依然存在。上海骏聿数码 科技 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繁峰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对于目前识别设备的单个摄像头而言,缺乏深度信息,仍需深度传感器。
一位 人脸识别 技术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在认证过程中采取了语音应答等活体检测手段,但是仍然存在技术真空区,并非无懈可击,而一旦在身份认证 安全 问题上出现纰漏,对于金融系统的影响将不可估量。
中金公司银行业分析师表示,“人证(身份证)”分离的情况下,数据传输过程中亦存在 安全 隐患。与密码被破解可以重新设定不同,刷脸过程中识别的包括人脸、虹膜、声纹、指纹等用户唯一且终身不变的生物特征数据,如果在通过数字化传递过程中被截取复制,是不可重构的。
“用户并不想把这类信息留在银行等金融机构。”赵繁峰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人脸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公开信息,而不属于隐私信息,但是指纹、虹膜等信息属于个性化隐私。
此外,远程认证背后的公安系统、央行的数据准确性、及时性和便捷性尚无法跟上实际应用的步伐。上述中金公司分析师表示,目前,公安部门后台并不留存所采集的第二代身份证的指纹,此外,通过计算机自动审核照片或视频时,对公共部门后台运行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赵繁峰表示,虽然存在多种问题,但是 人脸识别 技术已经达到了应用的水平,以银行柜台开户为例,此前银行一直依靠人工审核,而2006年起,数据证明计算机审核水平已经在人工之上。“人工审核无法做到标准化,如某一客户在城市大银行无法开户,而转去郊区小银行就可以开户。”赵繁峰说。
未来的开户方式
平安证券银行业分析师表示,对于 互联网 金融而言,未来有大量的应用场景将会用到 人脸识别 ,例如远程在线开户、移动在线支付、ATM报警、线下身份验证自主发卡,以及贵宾身份识别等,但由于相关监管尚不明朗, 人脸识别 未来是否能够替代传统营业网点及人工识别还有待观察。
对于目前实际落地后存在多种“缺憾”的 人脸识别 ,未来的开户方式将成为最大看点。上述中金公司银行业分析师表示,未来线上线下合作开户或将成为网络银行建立强实名认证账户体系的主要途径。央行此前指出,有效识别客户身份信息可采用通过同一法人不同分支机构见证,通过第三方识别客户身份、上门查验身份证明文件等方式进行客户身份信息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