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纯代理商,没有任何技术研发,全靠代理国外设计成型的产品,从中赚取差价。
三
当时,国内的虹膜识别技术提供商,主要来源于中科院自动化所和上海交通大学图像所,它们分别衍生了前文所提到的中科虹霸和聚虹光电两家公司,这两家公司在虹膜识别技术的研究时间都超过10年,业内人士称之为:北中科,南聚虹。
从技术研发角度来看,中科虹霸和聚虹光电均属国内一线阵营,作为技术提供商,处于价值链的最上游,主要以算法授权为主,面向的是厂商和集成商,并不直接面对终端客户,所以行业外的人对此所知甚少。
国内虹膜技术的研发方向是针对东亚人的黑色虹膜识别,黑色虹膜由于纹理少,表面色素多,光线原因导致不稳定性又强等因素,是被虹膜识别理论创立者 Daugman 公认的最难识别的,这也决定着黑色虹膜在可见光下是不能看到的,必须用到红外光识别。中国恰恰又是黑色虹膜最大样本市常所以,这两家目前在煤矿、电力、安全等领域都有落地的案例。
除去以上两家,也有一些其他的研究机构或公司在做虹膜识别算法研究,但都属初级,从技术转化为消费者体验的产品这方面,面临着巨大障碍。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钛媒体,随着近两年生物识别的火热,从科研机构衍生的有技术积淀的公司里出现了一种“以项目的方式做产品、以噱头的方式来做产业”的运作模式。
简而言之,就是写论文、开展会、报基金、拿项目,但就是不做产品。
“这样一批人钻的是国家的漏洞,写写论文就能拿项目,然后靠做代理、包外壳赚钱,日子过的很滋润,他们不在乎技术研发,也不在乎积累,更没有动力去开发一个批量生产、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于是行业内就出现了看似虹膜技术国际领先的假象,实则却让整个行业表面文章太过吹嘘”,以上业内人士接着说道。
事实上,由于虹膜识别算法对技术的要求甚高,虹膜识别技术的研发和突破,是需要大量的终端使用数据反馈,结合特定使用场景来做现场优化的,没有10多年的2B项目积累,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毕竟终极的技术评估标准不是论文,而是真正落地的产品,也只有被感知的产品和用户体验才有意义。
这就衍生出一个问题:大量有需求的企业本身不足够了解虹膜行业,那么他们怎样选择虹膜识别技术供应商?
一位经手过多项虹膜识别设备案例的业内人士说道:经过与一些合作伙伴的接触,他们初期找寻虹膜识别设备提供商的途径就是“通过百度搜索,谁靠前基本上就会选谁”......
啼笑皆非!要知道虹膜识别技术在国内商业化应用已经有10年之久了埃
钛媒体编辑也去百度了一下“虹膜识别”,发现思源科安、释码大华、虹安翔宇这三家企业轮换显示在百度搜索首页第一的位置, 查看介绍之后得知他们都宣称拥有虹膜识别核心技术及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其中,释码大华还曾拿到过联想和英特尔的投资,但是当我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时发现,这家公司经营范围一栏中并没有“技术研发”相关的显现,更多的是“代理”、“进出口”、“销售”等字眼,这不禁让人疑问:没技术研发何来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详情见下图:
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百度推广?隐约觉着这三家公司的业绩一定都很不错!
四
虽然目前来看,国内虹膜行业呈现的状态很混乱,行业不规范,但虹膜识别的应用场景却非常广阔,尤其是与医疗、社保、信用、金融相关涉及信息安全、身份验证的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虹膜识别的应用,互联网技术落后的印度这次竟然走在了前面。2009年2月,印度就启动了全民虹膜注册项目“AADHAAR”,计划用8年时间,注册总人数达到12亿。无独有偶,2011年,墨西哥将虹膜识别技术用于国民身份证,第一期项目截止2013年,注册总人数达到2800万;2013年,北约部队采用虹膜识别技术为阿富汗人建立身份认证系统,注册总人数达到160万……
可以想见,海外的一些国家(比如印度)基础设施虽然落后,但思路清晰,就是要规范化的利用高科技的手段来管理人口。而国内相较而言,虽然生物识别验证喊了很多年,但并没有出台相关规定与政策,这也是虹膜识别无法普及最关键的因素。
市场教育不足、价格昂贵也是虹膜识别技术普及面临的难题,一方面大众群体对信息安全缺乏理解,依然沉浸在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的狂欢中;另一方面,国人面临高科技产品昂贵的价格,最常用的解决方案就是用人为的因素来掩盖技术管理的不足。
事实上,抛开用户市场和社会因素,虹膜识别核心算法在国内并未完全成熟,比如识别距离远近、复杂光线环境、睫毛遮挡、异形瞳孔等等因素,都会影响虹膜识别的精准度。尤其是双Camera(双眼)的虹膜识别,相当于是建立一个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对高质量的图像采集,两路数据的同步传输,都具有极大的挑战,同时成本也更高。
除此之外,虹膜识别大多局限于工业领域的应用,极少有成型的产品投放到个人消费市场,即便有了,囿于虹膜市场产品的层次不齐,用户也不知如何去选择,这也解释了为何很多用户只听闻虹膜识别这项技术,而真正体验过产品的却很少。
所以,目前生物识别领域,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依然占据了主流市常虹膜识别短时间内不可能普及,也不会立即取代其他生物识别方式。
但是随着 To B 市场大批案例应用的数据积累,以及虹膜识别算法的趋于成熟,行业内没有技术积累、靠忽悠作秀赚快钱的入局者注定要被时代抛弃。到了那一天,想必只要涉及身份识别的场景,就都有可能使用专业的虹膜识别技术。最后,我们不妨大胆预测下,未来“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是否会成为一种更安全的组合验证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