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虚拟现实是现代科技企业研发的一个对象,也是各大企业竞相角逐的战场,传统的VP虽然体验效果不错,但是高额的费用却成为了它的鸡肋,也让不少消费者可望而不可即。而在上月,HTC宣布和大连天途有线达成了一个合作,合作的内容简单来说就是6个字:机顶盒玩VR。包括游戏、应用和视频在内的VR内容全部储存在云端,用户只需要安装特别型号的机顶盒,以及交付少量的服务费,即可以在家使用自己的高端头显来体验充满沉浸感的VR内容。
当然了,对于分辨率较高的VR内容来说,云端实时传输需要的网速会比较高,大连天途有线的相关负责人表示需要50M的网速才能保证用户的低延迟。当然了,在国家提速降费的今天,这个已经不成什么大问题。对于用户来说,588元一年的费用就是全部的内容投入,价值488元的机顶盒事实上取代了高端PC的作用,没有VR头显的用户还可以选择3000押金租借Vive的方案,几乎相当于0投入。从这个方案,游玩HTC Vive的投资立马减少一半,那么云VR会不会因为其看上去极高的额性价比而加速普及呢?
云端游戏渲染的前世今生
将游戏的运行放在服务器,而只在本地进行游戏的具体操作,这种“直播游戏”的玩法听起来并不新鲜。早在2009年,一家名叫ONLIVE在美国旧金山GDC游戏开发者大会上就首次展示了云游戏的广阔场景。
ONLIVE的创始人Steve Perlman 表示他发明了一种技术,可以在远程服务器上运行游戏,然后高效地通过网络传输画面到屏幕上。用户可以在屏幕上进行操作,与直接实机运行游戏几乎没有区别。
当时ONLIVE在现场演示的是号称“显卡危机”的《孤岛危机》,这款对硬件相当挑剔的游戏运行得堪称完美,与实机安装运行的体验基本一样。而实际上体验者们看到和操作的画面,却都是从 50 多英里外的服务器机房里远程运行,压缩后通过网络传输过来的。今天对云计算服务习以为常的读者们可能无法想像 09 年时这样的效果有多震撼:参会者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甚至扒开 OnLive 展位的墙壁试图寻找作弊的痕迹。
由于云游戏对终端的硬件要求极地,因此ONLIVE当时为各种终端都开发了对应版本,饭团君当时就注册了个安卓客户端,然而由于网络条件的限制,导致饭团君连免费送的时间都没有玩完,它就陷入了巨大的财政困难,最终被索尼收购。
公平的说,ONLIVE的倒闭的锅既有公司内部的运营问题,也有Steve Perlman对云游戏的发展似乎过于激进,尤其是对于高速网络普及的问题上。与之对比的是,索尼对旗下的PS NOW云游戏服务则相对保守不少,直到2016年才开始在部分地区上线(还限制IP),对应客户端也只有PS4和PC,最令人瞩目的是提供的游戏也只有PS到PS3三个世代的,PS4游戏并不在服务区内,虽然一年100美元的服务费对于老美来说并不贵,但根据外媒的了解,PS NOW的用户并不算多。
内容是云VR的第一大瓶颈
光纤网络普及以来,中国的平均网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这对一般用户的互联网体验习惯来说也发生的巨大改变:比如从以前把电影视频下载到本地观看到直接在视频网站上在线观看,越来越多的人以智能电视内的APP来取代传统的有线电视机顶盒。在网速已经能满足高清视频在线观看的情况,制约云端游戏的一大障碍已经消失。然而另外一个制约瓶颈,内容过少的问题还依然存在。
众所周知,VR从去年的元年开始,内容过少一直是业界的心病。这当中游戏内容相对丰富一点,视频内容基本伐善可陈,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一款引起较大影响VR电影上映。这次云VR在内容方面面临的问题可能还会大一些,因为云VR是在大连广电的平台运营,因此内容的审核筛选会更加严格,因此Steam上相当大部分的游戏可能会无缘这个平台,这对因为想玩VR游戏而购入Vive的玩家来说的吸引力就少了不少。除了视频和游戏,云VR还有不少教育内容,这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卖点。
降低用户投入,云VR或成VR新爆点
饭团君在云VR发布会上体验了产品,从技术上看已经相当成熟了,画面和操作的延迟基本体验不到。虽然有时候画面质量会有下降的情况,但总体并不明显。虽然目前云平台上的内容相对还是较少,但饭团君认为这更多还是政策上的原因多于技术上的原因。换句话讲,国外的云VR平台可以毫无顾虑的将SteamVR整合进去,让用户能体验PC-VR的所有内容。
一般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总是非常高,因此三星GearVR的销量一直鹤立鸡群。云VR方案可以降低用户在高端PC硬件的投入,配合租赁套餐,玩家相当于可以零花费玩VR,有点类似于各电信公司的“零元购机”服务。这对于一些有兴趣但举棋不定的用户还是颇具吸引力的,或许这会成为未来VR行业中颇具存在感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