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吧机器人网 » 技术 > 智能硬件 > 正文

MIT人工突触芯片新突破:指甲大小的芯片有望媲美超算

论传递信息的能力,计算机的二进制目前还比不上人脑。因为大脑神经元之间传递的信号形式远多过0或1两种:根据突触(神经元之间的结构)间不同的神经递质,不同的浓度,下游神经元可以拿到不一样的信号。

神经形态计算领域的研究人员希望,能找到一种造出类脑的芯片,可多层次地传递信息。一旦有了多层次的信号传递方式,那么很小的一块神经形态芯片就能匹敌现在的超算,毫不费力地并行运算海量数据。

前两天,MIT电子与微系统技术实验室的Jeehwan Kim教授在《自然》材料子刊发表了一篇论文,SiGe epitaxial memory for neuromorphic computing with reproducible high performance based on engineered dislocations。

MIT人工突触芯片新突破:指甲大小的芯片有望媲美超算
△MIT电子与微系统技术实验室的Jeehwan Kim教授

Kim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设计出一种材料为硅鍺的人工突触芯片,可以精确地控制电流的强度,就像神经元可以定量释放多少神经递质一样。

论文中显示,这款人工突触芯片已经可以支持识别手写字体的机器学习算法,准确率达到95%。尽管低于现有的芯片的基准表现97%,不过依然相当promising。

可以说,这篇文章的研究工作奠定了未来神经形态芯片的发展基础。

以后我们的移动设备,可能得靠这种芯片来支持图像识别和其他机器学习任务了。又考虑到移动设备有限的续航能力,这芯片不光要体积小,还得低耗才行。

能快速运算AI算法,便携,低耗是未来市场对这种芯片的基础要求。

待解决的难题:太多条“路”可以走

Kim教授说,现有的大部分神经形态芯片都尝试模仿神经突触,将两个可导电的层用另一种纤维介质分隔开。由于所用的介质材料是非晶态的,电子可以朝所有可能的方向跑,像弹珠机一样。即使人工突触的空间结构是模仿出来了,却无法精准控制“递质释放的浓度”——电流的强度。

控制不了电流的强度,那么所携带的信息也就复现不了。这就是人工突触芯片面临的最大难题,缺乏信息传递的一致性。

完美的不匹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Kim研究团队锁定了一种由连续排列的原子组成的无缺陷导电材料,单晶硅。这样就可以准确预测电子的流动了。

后来进一步研究发现,硅锗的晶格稍大于硅的晶格,这两种完全不匹配的材料可以形成漏斗状的错位,反而能形成单一的离子流通路径。

这个由硅锗制成的人工突触芯片,每个“突触”间隙约25纳米。实验中对每个突触施加电压,发现所有突触都表现出差不多的电流,不同突触之间的差异大概为4%。与由非晶态的材料制成的“突触”相比,电流强度大小更可控。

对单个“突触”的700次重复施电压实验中,“突触”所输出的电流都是相同的,偏差均在1%。

Kim说:“这是我们目前能够达到的(电流强度)最一致的芯片了。”

对于提高未来人工神经网络性能来说,这工作迈出了很关键的一步。

识别手写数字的表现

电流强度是控制得不错了,那么和现有的冯诺依曼结构的芯片比,计算性能表现怎么样?

Kim团队给这种芯片布置了一个机器学习的任务:识别手写数字。

这是人工突触芯片的第一次实际测试。

例如,当一个输入是手写的“1”,输出标记为“1”时,不仅会有输出神经元被输入神经元激活,还会收到人造突触权重的影响。

如果输入神经元感知到不同样本之间,可能存在某些同一个字母的相似特征时(你可以想象为更多的手写“1”的例子输入同一个芯片时),相同的输出神经元就被激活,和我们大脑的学习过程一样。

最后这种硅鍺材质的人工突触芯片表现还不赖,手写数字识别准确率为95%,略微低于现在的基准线97%。

Kim团队希望,他们的研究工作可以为以后制造拥有超算能力、却和指甲一样大的芯片打些基础。这项研究已经得到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部分支持。

上一篇:AI芯片之争白热化的当下,如何设计一款真正适用于终端的AI芯片?
下一篇:AI芯片大比拼:GPU/FPGA/ASIC/类脑芯片,哪个更牛?
精选推荐
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的AI驱动无人机挑战人类飞行员
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的AI驱动无人机挑战人类飞行员

[2017-12-08]  随着无人机及其组件越来越小,效率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强大,我们已经看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让无人机自主飞行在半结构化的环境中,而不依赖于外部定位。 宾夕法尼亚大学在......

瑞士研发出微型机器人集群 可像蚂蚁一样互相交流并协同工作
瑞士研发出微型机器人集群 可像蚂蚁一样互相交流并协同工作

[2019-07-12]  EPFL(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受到了蚂蚁的启发,开发了一款仅有10克重的小型机器人:他们可以相互交流,分配角色并完成复杂的任务。 ...

机器人灵巧手将成为智能机器人的下一个重大突破
机器人灵巧手将成为智能机器人的下一个重大突破

[2018-01-25]  计算机科学教授兼东北地区助手机器人实验室负责人罗伯特·普拉特(Robert Platt)说:“机器人手操作是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想象一下,一个机器人可以在现实世界中用手去做事......

人工智能民主化能否实现取决于科技巨头
人工智能民主化能否实现取决于科技巨头

[2017-12-29]  我们经常听到像谷歌和微软这样的公司说他们希望人工智能民主化。这是一个很好的词,民主化。 但这些公司如何界定“民主化”还不清楚,像AI本身一样,它似乎有点炒作的味道...

比利时研发出可以自我愈合伤口的软体机器人
比利时研发出可以自我愈合伤口的软体机器人

[2017-09-03]  软体机器人是机器人技术的新兴领域; 他们“可以与人类相互作用,而不会杀死他们,并拿起像西红柿这样柔软的物体。” 从长远来看,布鲁塞尔大学队伍正在努力创建一个类似的材......

7种常见的机器人焊接类型
7种常见的机器人焊接类型

[2017-12-17]  机器人焊接是工业领域最常见的机器人应用之一,近几十年来主要由汽车行业驱动。机器人焊接在完成大批量,重复性的焊接任务时效率最高。...

英国首台月球车是个小型四腿机器人 将于2021年登月
英国首台月球车是个小型四腿机器人 将于2021年登月

[2019-10-12]  探测器将用四条腿探测月球表面,并将数据传回着陆器,后者将把数据传回地球图 詹姆斯温斯皮尔英国即将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中国之后的又一 ...

哈佛大学《自然》发表新驱动技术,让飞行机器人悬停且不受损伤
哈佛大学《自然》发表新驱动技术,让飞行机器人悬停且不受损伤

[2019-11-06]  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最新研究,他们开发了一种由柔软的人造肌肉驱动的机器人蜜蜂(RoboBee),这种机器人在撞墙、 ...

本周栏目热点

读心术成现实!麻省理工研发出头戴设备“AlterEgo” 信息识别准确率达92%

[2018-04-09]  据外媒报道,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新开发了一款名为AlterEgo的头戴设备,可以实现不言自明的读心境界。用户不用说话,它就能够识 ...

苹果设计师曝光VR:设计简约科技感十足

[2016-03-02]   【TechWeb报道】2月28日消息,关于苹果进入VR领域的消息由来以久,最近苹果概念设计师Martin Hajek独 ...

现代机械外骨骼能让普通人举起数百公斤物品

[2016-05-17]   韩国汽车厂商现代最近发布了一副全新的机械外骨骼。在博客文章当中,现代把这个可穿戴机器人原型机与钢铁侠盔甲进行了对比,称其能 ...

智能手环Feel:追踪情绪变化 帮助调整情绪

[2016-01-19]   将来回想起来,人们可能隐约会记起那是2016年的某一天:一款名为Feel Bracelet的设备出现了,戴上它人 ...

乐视推VR头盔COOL1:售149元

[2015-12-27]   12月23日消息,乐视今日在京公布其VR(虚拟现实)战略,并发布旗下VR头盔LeVR COOL1。据了解,该款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