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超脑增强系统,人们可以在人工智能算法辅助的脑调控技术的帮助下,更快地进入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二维黑磷光电功能材料不仅有望替代硅等传统材料,成为新一代半导体工业的核心材料,还能可用于制备新型可降解的药物载体、抗肿瘤制剂和植入材料等;基于CRISPR-Cas系统的核酸高敏快速等温检测技术,能够在复杂背景下进行核酸分子的特异性等温扩增检测,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食品安全、精准医疗等领域检测需求……
7月17日—19日,第一届“率先杯”未来技术创新大赛(简称“率先杯”大赛)决赛及颁奖仪式在深圳举行,上述技术都是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简称“深圳先进院”)入围决赛的三个项目,而它们也在决赛中全部脱颖而出。“率先杯”大赛旨在寻找未来“颠覆性”技术,挖掘和培养富有开拓创新潜力的中青年人才,搭建前沿科技孵化成果转移转化的创新全链条平台。
探索大脑奥秘
戴上头盔调控抑郁症
探索和揭示人脑功能奥秘一直是人类和科学界的梦想。深圳先进院副研究员蔚鹏飞告诉记者,“超脑增强系统”是通过穿戴式头盔监测、调控脑电波,并结合人工智能算法进行闭环反馈调控的人脑功能辅助增强技术。据悉,该系统可以用在民用领域,它可以用来改善多动症儿童的注意力,也可以对抑郁症等精神疾病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
“我们将认知心理学中用于注意力调控、多目标追踪、记忆增强等实验任务开发成兼容超脑增强系统的训练任务范式”,蔚鹏飞说,希望通过这一项目,为推进脑科学的进步提供一份力量,“我们已经成功建立了柔性织物神经刺激电极设计、脑机接口算法、高精度无创深部脑相干刺激等技术,利用这些技术我们已经成功研制了闭环反馈式脑调控系统。”
材料一直被誉为工业基石,在这一领域,科学家们亦在不断发力。同样来自深圳先进院的“二维黑磷光电功能材料”项目,是一个直接面向黑磷实际
应用中的瓶颈问题进行专题攻关的项目。黑磷作为一种迄今发现的最薄的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拥有电学、光学、生物化学等多个方面的卓越性能,有望在诸多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带来革命性的技术进步。
据深圳先进院助理研究员王佳宏介绍,该项目建立了黑磷晶体的等温化学气相传输法制备技术,实现了单管单次1 0克的突破,是目前世界上已经报道的黑磷晶体产量的10倍。同时还开发了一系列的黑磷表面改性和界面调控技术,团队已申请了32项专利、9项专利以2500万实现了产业转让。
助力未解之谜
他们要利用“太空怒火”
童年时仰望的满天繁星,成年后暮霭沉沉的班车上,一个想法在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系统仿真与论证技术研究室主任助理李明涛研究员脑中偶然迸发——给小天体“插翅膀、穿外套”。
该项目提出并论证操控与地球“擦肩而过”的小天体任务概念,为小天体穿上防热外套,使小天体整体安全着陆在地球指定无人区并设计了充气防热减速机构,实现防热、减速、承载等功能一体化。据悉,这一项目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系统的四家单位联合承担。
对太阳的认识,是人类了解宇宙奥秘、揭示生命规律的重要方式。一个空间科学探测项目构想,试图助力日冕这一2012年被《科学》杂志评为八大未解天文之谜之一的难题。在自然条件下,只有出现日全食的时候才能观测日冕,目前已存在的日冕仪受其光学系统中的基本光学原理和杂散光等各种影响,观测能力受限。
“我们的设想是借鉴月亮遮挡太阳形成日食,进而能观测到日冕的原理,提出地球也能作为遮挡物,可以将望远镜放在太阳和地球连线的远端进行日冕观测。“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罗冰显介绍,这一理论将大幅提升日冕观测精度。
这些都是“率先杯”大赛自1月26日启动以来,从收到的600余个项目报名、共3000余名参赛选手中,选出的来自十二大领域的60个入围决赛项目。在比赛过程中,既有天马行空的未来科技畅想,也有针对当前技术瓶颈的着力突破,还有瞄准落地的产业应用。
本届大赛由军委科技委发起、中科院主办、深圳市人民政府支持,深圳先进院承办,中科院空间中心、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电子所、自动化所、西安光机所、国科控股协办。
【记者】苏梓威
【摄影】鲁力
【作者】 苏梓威
【来源】 南方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