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已经形成了机器人相关专业的发展特色,“比如机械工程学院的工业机器人专业,计算机学院的特种机器人专业,自动化学院的服务型机器人专业等。校园社团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学校还与菲尼克斯、库卡、海克斯康等国际知名品牌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合作,与德国工业4.0标准制定参与者菲尼克斯建立了全方位战略合作关系,甚至加入了菲尼克斯的EDU.NET,组建了相关实验室,用于培养机器人控制技术等方面的人才。
但是,南京的机器人企业仍然困难重重……
案例一家南京机器人企业的突围
南京某器人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韩邦海表示,“工业机器人的利润,主要在本体那块,单纯搞应用,利润微薄”。
2010年前后,生产出“成本高昂”的第一代机器人。“当时国外机器人正在降价,我们不战而败。”韩邦海这样描述当时的困境:“主要应用于汽车和电子行业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基本都被外国企业垄断了。”
2015年3月3日,发布招股意向书,副总经理王先生当时对募资用途的解释是“将会投向工业机器人及成套设备项目和研发项目,资金充足后,将全面布局工业机器人业务,快速占领更多市场份额”。
2个月之后,研发生产出一款“1托6”超能驱动器。同时,其工业机器人的四大核心部件也都实现了自主研发和制造,能做到在保证机器人综合性能的基础上,价格比国外的产品至少低30%。
未来在哪里呢?
服务型机器人或成下一个蓝海
对于南京市场的发展前景,目前应该把发展重点放在服务型机器人的拓展上,而这一点也同样被企业们不断提及。
“国内工业机器人与abb、安川、西门子等四大家族的差距还是比较大,在技术、市场方面超越难度比较大,南京甚至是国内机器人的重点发展方向应该以服务型机器人为主,这是一个蓝海市场,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在医疗康复、护理、救援等等领域需求明显,具有一定的市场爆发力。”
持有相同观点的还有李恒。在他看来,服务型的机器人是南京乃至中国的下一个蓝海,需要被充分考虑到产业发展布局上。而由于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集聚程度还不是很高,需要着力完善相关的产业链并提升品牌的知名度。
与此同时,“制造者们”还需要加大对技术方面的投入,通过高校将科研的最新成果转化市场应用和产品。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