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在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中国电子学会发布《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8》,综合分析了全球和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及特征,围绕产业规模效益、结构水平、创新能力、集聚情况和发展环境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东北、中部和西部六大区域的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及水平。
该报告预测,2018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87.4亿美元。其中,工业机器人62.3亿美元、
服务机器人18.4亿美元、特种机器人6.7亿美元。2013年到2018年,我国机器人市场的平均增长率将达29.7%。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我国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是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保持高速增长,销量同比增长30%。按照应用类型分,2017年国内市场的搬运上下料机器人占比最高,达65%。
该报告分析认为,由于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以及医疗、教育需求的持续旺盛,我国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存在巨大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该报告预测,2018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8.4亿美元,同比增长约43.9%,高于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增速。而到2020年,随着停车机器人、超市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场景机器人的快速发展,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0亿美元。
特种机器人由于可以替代人类在更多复杂环境中从事消防、救灾、安防等工作而取得了快速发展。该报告认为,当前特种机器人已具备一定水平的自主智能,通过综合运用视觉、压力等传感器,以及不断优化控制算法,可以完成定位、导航、避障、跟踪等任务。该报告预测,2018年我国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6.7亿美元,增速将达23.2%,高于全球水平。其中,军事应用机器人、极限作业机器人和应急救援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分别为4.7亿美元、1.5亿美元和0.5亿美元。到2020年,特种机器人的国内市场需求规模有望达到10.7亿美元。
据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丁汉院士介绍,该报告是工信部2016—2018年财政专项“建立我国机器人团体标准体系与产业信息资源库”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他表示,尽管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产业规模与市场空间不断扩大,整个产业链呈现较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在核心技术研发、价值链分工、人才培养等领域面临瓶颈。
该报告也指出,尽管当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总体向好,并在多元应用场景下催生了一部分细分市场的“小巨人”企业出现,在减速机、伺服控制、伺服电机等关键核心零部件领域也有一些突破,但同时应该注意到,我国机器人产业仍存在围绕系统集成的价格竞争较为普遍、自主
品牌发展面临性价比与资金供应的现实挑战、资本的收益性与风险性并存、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重研发轻
应用等问题,需要引起从业者与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詹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