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北京召开“投资人力资本,拥抱人工智能:中国未来就业的挑战与应对”报告发布会,发布了《人工智能与中国未来就业白皮书》,白皮书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直接带来对专业数字技术人才需求量的增长,催生出许多新的就业模式和业态。
阿里研究院作为该基金会的合作方,承担了人工智能在电子商务领域的研究,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大幅提高了电商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另外更让人关心的是人工智能的应用,会对将来工作岗位的冲击产生多大的影响,阿里研究院给出了详细的数据支撑。
目前在国际上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悲观的预测:人工智能将带来毁灭性的冲击,2045年人类失业率将超过50%,届时大量的工作岗位将被人工智能所代替。
乐观的预测:长远来看,不会导致大规模失业,未来将会创造超乎想象的新需求、新职业。
阿里巴巴目前超过8成商家已经采用平台提供的人工智能工具,其中智能客服、智能化店面设计、生意参谋等方面
应用最多。在不同商品门类中,居住和生活用品使用率最高,超过90%,食品烟酒、衣着、服务、交通、通讯、医疗、教育等领域
人工智能均超过80%使用率。
而且网上销售规模与人工智能工具使用率成正相关关系,尤其是销售额超过300万的商家,人工智能工具使用率甚至超过96%,绝大多数商家认为提高工作效率是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的主要原因。
超过70%的商家认为电商日常工作主要为重复性工作,很少有创新性工作,目前人工智能工具很大程度上完全能代替人工去完成部分重复性工作,而且效率比人工更高。
商家还认为,人工智能工具的使用带动了电商销售额的增长,其中使用生意参谋使月均销售额提高了75.8%,使用智能店面设计,月均销售额提高了31.4%,使用智能客服工具,使月销售额提高了10.8%,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无一例外的提高了商家的销售额。
使用了人工智能工具后,在销售额提高的同时,人员规模也出现了稳定甚至增长的情况。
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后,从业人员的收入也同样出现了稳定甚至增长的情况。
当然了,在人工智能被大举应用的情况下,一些常规体力工作像仓储管理、快递派送人员、设备维护人员等被替代的可能性更高,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另外,少数商家反应出现了技术替代人的现象,但是这些“被替代”的人绝大多数经过培训后转岗或者调岗了,而不是如悲观者认为的那样被迫“失业”了。
我们基本可以肯定的是,人工智能技术会向前发展,也必然的会出现一些工作岗位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但是我们也相信,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会有更多的新的、属于未来的工作岗位会出现,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我们能做的也许只能是与时俱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