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下午,2018广州人工智能产业大会举行,大会汇集阿里巴巴、小鹏汽车、科大讯飞、云从科技、树根互联等一众知名企业领军人物,围绕“聚慧、智启未来”的大会主题,共同探讨了广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新发展、新动向。大会上还首发了广州人工智能企业登记措施,成立广州市人工智能产业资源库,启动产业提速发展计划和项目评选工作等一系列工作。
此次大会作为落实
《广州市加快IAB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
(2018-2022年)》的有关部署之一,
“高端、专业、聚焦”,
通过企业成果展示、资源政策推介、
产业报告发布、启动项目评选、
入库企业颁证、行业高峰论坛等六大项目,
共同打造广州市人工智能、
大数据产业活动标杆。
计算机视觉领域
涌现最多创业公司
“广州正迈向引领型全球城市。在新旧动能的转换过程中,人工智能的作用很大。”大会现场,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尹涛汇报了广州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他介绍,从广州人工智能企业成立时间来看,自2012年起,广州市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数量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在2017年爆发式增长了52家,大多数企业成立不超过5年。所以,人工智能作为新兴产业处于发展初期的特征明显。
此前,广州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促进会连同广州市工信委,发起2018年广州市人工智能企业入库工作。大会主办方广州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促进会介绍,截至今年5月,广州市人工智能企业库登记入库339家,2017年营收过千万级企业达到185家,本次入库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实现11区全面覆盖。广州市人工智能企业库首批拟入库企业,资产总值达到97.3亿元,2017年营收总额达625.8亿元,其中人工智能相关业务营收总额137.9亿元,投入研发总值58.3亿元。预计到2022年产业总规模将破千亿。
从细分行业来看,广州人工智能产业中所属公司领域分布中,计算机视觉领域拥有最多创业公司,紧随其后的是服务机器人领域,而排名第三的是语音及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智能医疗、
机器学习、智能驾驶等也是相比比较热门的领域之一。
而广州各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也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在企业数上,天河区、黄埔区和南沙区人工智能企业居前三位。从主攻方向上来看,天河区、黄埔区和南沙区侧重发展机器学习、数据服务及智慧生活为主攻技术领域;番禺区、花都区、从化区、增城区以发展工业制造技术AI企业居多。
在尹涛看来,广州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在产业经济基础、消费市场、技术平台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未来除了结合
大数据发展外,还如要探索IP植入、聚焦领军企业和领军人才、加强专利保护、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等,以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
行业巨头探索产业技术
落地新动向
“2015年成立之初,云从科技就选择了广州南沙,现在看来是非常有远见的。”大会现场,云从科技副总裁张立说。作为人工智能行业的“国家队”,其创始人周曦博士带领团队曾在计算机视觉识别、图像识别、音频检测等国际挑战赛中7次夺冠。
在张立看来,与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不同,人工智能时代是技术创新的时代。近年来,云从科技深入各行业,引领各行业人工智能化变革。如近来云从科技正成为银行业人工智能第一大供应商,百余家银行总行平台使用云从技术,云从科技还在银行业POC测试62次排名第一。
“人工智能产业的两个永恒的主题是横向拓展和纵向深度。”阿里巴巴达摩院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高杰表示,横向领域的拓展让人工智能逐渐走向通用型发展之路,而垂直领域的技术深度决定了人工智能的落地可能性。该研究院的一大使命就是,通过阿里云向各行业输出人工智能全覆盖的技术服务能力,跟其他企业合力打造智能未来。不久前,广东省首个阿里云创新中心就落户在广州荔湾区。
扎根广州多年的广电运通,早在2010年就成立了广电运通研究院,并聘请了百度研究院前院长林元庆博士作为AI创新带头人,建成一支由博士、硕士及学士组成的高级研发团队,成员超过2000名,其中博士14名,高级职称25人。
助力建设银行在业内首推无人银行、成立“天河区公安分局·广电运通天河智慧新警务实战实验室”、发布“生物识别+信用支付”地铁售检票系统解决方案……近年来,广电运通正把人工智能的基因从金融开始拓展到安全、交通旅游、政务、新零售场景。
“广州这两年在人工智能领域花了很大力气,相比前两年整个行业有更多领先的企业和力量加入到这个队伍。人才引进的话,政府还需有更多的举措,让整个人工智能行业的氛围和人才得到更大的发展。”广电运通副总经理魏东表示,未来他们也将和人工智能领域出现的初创企业合作,做实人工智能落地技术。
活动现场,《快公司Fast Company》CEO卢初阳还宣布启动了“智擎奖——广州人工智能企业50强评选”,以进一步发掘广州人工智能企业潜力,宣传广州优秀的创新龙头企业。
观点
树根互联CEO贺东东:
工业互联网市场正快速成长
“机器连接工业互联网平台之后,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基于动态数据建立机器故障预测模型。每个模型就像给每台机器请了一位‘专科医生’,可以提前5至7天预测机器的‘发病率’。”树根互联CEO贺东东在接受专访时,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行业的应用场景。
作为三一集团孵化的国内成立最早、连接工业装备最多、服务行业最广泛的工业互联网赋能平台公司,树根互联去年签约落户广州,公司运营总部就设在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广州团队已经有超过100人,运营总部大楼建成之后,人才队伍还会大幅增加。”贺东东介绍,目前公司已经在广东地区拥有众多的工业互联网应用案例,与包括柴油发动机、工业窑炉、烘干机等行业的本土龙头企业展开了深度合作。
不止是广东地区,截至今年6月,树根互联的业务已经在全国各地布局,并且能够支持45个国家和地区的设备接入,赋能42个细分行业,连接超过4300亿元的资产。
谈及快速成长,贺东东表示,工业互联网产业目前还处在早期,但是市场成长很快。据他观察,过去制造业一直游离在互联网以外,主要原因是跟互联网打通所涉及的技术门槛太高。“工业互联网主要是用云平台的方式降低了技术门槛,对于中小型制造企业来说,连接互联网的成本也大幅降低,所以整个制造业现在进入了快速连接互联网的阶段。”
“国内和国际的工业互联网技术发展几乎同时起步,目前人才、技术储备上也处在同一个水平上,但是中长期来看我国会更具有战略优势。因为中国制造行业门类最全、设备数量最多,所以工业数据资源最丰富。”
贺东东以树根互联推出的“挖掘机指数”举例,树根互联的“根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汇集了全国超过30万台工程机械设备的数据,通过建模形成的指数与固定资产投资变化、PMI指数有非常密切的相关性,这也是工业大数据在反映宏观经济状况上的一种应用。未来,平台连接了足够规模的数控机床、机器人时,还会推出机器人指数,从而更精准实时地反映制造行业的发展情况。
温馨提示:相关图片来源网络,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
编辑丨敖慧敏
来源丨南方日报、南方+、网易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