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交大海安
机器人研究院为辽宁辉山乳业定制的一条奶包包装流水线近日正式交付,这是两条包装线订单中交付的第一套,售价300多万元。该套系统每小时可完成24000包的奶包包装,可替代人工80—110人。这是海安机器人产业发展一年来交付的首个成套自动化流水线产品。
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从去年起,海安县委县政府把推进和发展机器人产业作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先后招引了一批相关研究机构和项目落户海安,初步形成了机器人产业加速集聚的良好态势。截至目前,落户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机器人研发、生产企业已达15家,年销售逾亿元。
“推广
应用工业机器人、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是加快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海安县委书记陆卫东介绍说,该县将按照错位竞争、梯次发展、项目招引、产业集聚的发展思路,主攻系统集成、核心零部件生产、机器人本体制造,实现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海安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路子,打造百亿级的机器人产业基地。
海安制造业基础雄厚,拥有数百家机械、数控设备制造类企业,是国家火炬计划锻压装备特色产业基地、电梯设备设计与制造特色产业基地、建材机械装备特色产业基地和磁性材料及制品特色产业基地,拥有上柴动力、通润汽车零部件、亚太科技等一批汽车零部件优质生产企业,为机器人推广应用及产业配套提供了雄厚的产业基础支撑。
在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软件园,集聚了上海交大、苏州大学、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机电研究所、常州大学等一批国内智能设备研究和机器人研发领域的弄潮者和行业精英:由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教授、国家863计划专家孙立宁教授领衔的苏大机器人研究院团队,主要从事喷涂机器人、抛光打磨机器人、物流搬运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及其核心部件、周边装置与相关技术的研发与产业推广;上海交大博导熊振华创办的海安交睿机器人科技公司成功开发5轴联动经济型弧焊机器人、驱控一体化机器人控制器、乳业自动化包装线3类产品;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教授张丹在海安创办的南通美嘉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将高性能机器人应用于机床和医疗设备、抛光、去毛刺等工业应用当中,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海安县专门设立了1亿元产业扶持资金,引导和扶持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技术创新、项目建设、技术推广应用、高层次人才引进等。“通过人才、技术、项目的高度集聚,着力做大做强海安机器人产业,使之成为叫响全省、乃至全国的特色产业和品牌,引领和助推海安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海安县政协主席、海安机器人产业板块负责人周宗泉说。
强有力的培育和引领,加快了机器人产业在海安的快速集聚。8月25日,台商投资华斯雷奇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落户海安。9月中旬,韩国庆南机器人投资财团带领韩国3家
机器人企业扎根海安。而今,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机器人产业相关发明专利数百个,不少研发企业已经开花结果。海安苏州大学先进机器人研究院与当地6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相继研发出新型喷涂机器人、抛光机器人、物流码垛搬运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物流码垛搬运机器人已被
应用到海安10多家物流企业。上海交大与海安共建智能装备研究院一年来,共取得60多项发明专利,其研发的经济型弧焊机器人,速度为此前同类焊接机器人的两倍,广泛应用于海安本地的慧宁焊割、兴华胶带、西蒙电气、爱登堡电梯、威仕重工等企业。博安公司面向南通市场研制的上下料机器人,已进入与生产线联调联试阶段,力争在海安建成年产500台的机器人产业化基地。
机器人产业的勃兴,有力推动了海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了装备制造、纺织、电梯等行业向智能化、自动化转型。“机器换人”成为许多企业共识。在江苏晨朗电子集团流水线车间,几名技术人员正在使用电脑编程操作。集团董事长孙秀芳告诉记者,一条流水线5个关键工位由一组5台机器人完成,其产量相当于30个工人,其精确度远高于手工作业,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目前该公司已投入400万元购买了26台机器人。
今年1-10月,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企业技改设备投入同比去年增长43%,工业开票销售同比去年增长13.06%;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1家,新增工业开票销售超亿元企业6家……
“今后将强化技术攻关、注重吸收与创新,加快机器人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王荣贵表示,机器人产业发展立足“三优先”,即:优先发展工业机器人,优先培育和招引机器人本体和配套企业,优先满足配套服务海安市场。“到2016年建成省级机器人特色产业基地,2018年建成国家级机器人特色产业基地,2020年培育形成百亿级的机器人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