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工业化检测缺失,制约机器人产业量产。“以前让机器人拿起一个杯子,它能够拿起来就算成功,这是一种定性的测试。”陈小平说,“但要达到量产,除了定性测试外还必须引入定量的工业化、标准化检测。比如,一款机器人下线后,可以让机器自动对它的性能进行精准测试,量产才成为可能,目前这一检测的技术和标准在国内仍是空白。”
三是资本运作不够完善。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曲道奎说,目前国内机器人产业整体在资本链运作上的“短板”凸显。“企业几乎没有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方式方法也不够灵活,更多的还是靠原有资源的整合,从资本运作中借力十分有限。”
发展的条件
“机器人是典型的‘三高’产业,技术密集度高、人才密集度高、资本密集度高,需要强大的研发创新,高端的人才集聚,大量的资金支持。可是,目前国内的企业大多处在‘三低’甚至‘三无’状态,整体实力亟待提高。”曲道奎说。
专家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应从国家战略入手,建立支撑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社会协同创新平台。
“创新才是促进中国机器人产业增长的关键所在,还需要完善的生态系统相互合作支持市场的持续增长。”英特尔公司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倪健安说。
广州数控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伯基认为,应尽快对各地现有的机器人产业研究院、联盟、创新平台等进行整合,建立社会协同创新平台,促使其解决市场最需要的共性技术问题,包括人才、资金、实验资源匹配等,服务于整个行业企业,使其少走弯路、节省时间。
专家和业内人士呼吁,现有的机器人产业扶持政策也需要“好钢用在刀刃上”,使政策效果最大化。
曲道奎提出,在现有的鼓励研发、应用奖励、质量保险等政策基础上,可出台长期的激励政策指南,特别是加大应用补贴,可改为直接补贴给用户;简化申请和评审流程,让购买国产机器人的客户享受到实惠,增强他们的用户黏性。
与此同时,突破软性技术标准。李伯基呼吁,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快研究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安全标准,以及后期应用标准,促使机器人产业发展更统一、更健康。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