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赖国贵来说,“智慧制造”不只是纸面上的一个概念,而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改变。
这家从事大排量摩托车、全地形车、游艇及配套水冷发动机研发、制造和销售的民营企业,通过物联网改造,所有生产指令在指挥室直接下达,并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跟踪和精准管理,人均生产效率提升30%,设备利用率提升25%,库存周转率提升50%。
在春风动力的智能制造指挥中心,10余名生产主管、计划主管都在这里集中办公,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预警信息都会自动反馈到这块屏幕上,部门主管就能第一时间作出响应,及时处理。
这样的场景,是否让你对中国传统制造劳动密集、低端低效的刻板印象有所改观?
中国制造的整体转型和升级,还需要更多这样生发自企业一线的点滴寸进。在即将过去的2015年中,越来越多的“制造+互联网”和“互联网+制造”案例涌现出来。尽管离真正即时响应、模块组合、柔性生产、按需定制的“
工业4.0
”境界尚远,但越来越多的制造者已然意识到改变势在必行。
所幸的是,基层求变冲动和顶层战略规划之间的共识已经形成。中国制造在2015年许下了一个跨越十年的承诺。《中国制造2025》描画出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路线图,运用
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催动生产制造的智能化发展,实现工人、机器、产品、原料、物流、用户等与生产、供应、使用各环节之间的智慧化交流,使生产和服务实现最优化组合,完成从“制造”到“智造”的升级和进阶,已成为方向所在。
而对于素为中国制造模范生的浙江乃至杭州而言,能否继续引领风气之先,很大程度上系于浙江制造和杭州制造能否顺利实现“智变”。十年征程,始于足下,2015,好的开始。
点评
从“商人模式”切换到“匠人模式”
《中国制造2025》描画的前景令人期待,生产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大势同样不可阻挡。但中国要真正从制造大国升级为制造强国,需要在变与不变之间寻求平衡,既需要积极拥抱“互联网+”的变化,也需要一颗在变动不居的世界中耐得住寂寞的“匠人之心”。
在2015年初那场由一只日本马桶盖所引发的舆论风暴中,不少有识之士对中国制造缺乏传承、缺少耐心、脱实向虚的现状感到痛心疾首。要扭转这一局面,中国的商业哲学需要从“商人模式”切换到“匠人模式”和“企业家模式”。而要实现这样的转变,仅凭舆论的大声疾呼是不够的。国家需要从战略层面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放宽行业准入,改革金融体制,激活职业教育,加大对共性技术、底层技术研发的扶持力度,降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综合成本。唯有如此,做实业才不会那么“又苦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