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30多年高速增长历程的中国经济来到一个关键节点。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转型升级,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眼下,依托创新驱动,政策全方位布局,传统产业转型初见成效,新兴产业方兴未艾,经济增长老动力平稳转换,新动力不断涌现,中国正在转型升级的艰难路程中奋勇前行。
新兴产业“梦想照进现实”
无人驾驶汽车、虚拟现实摄像平台、微联智能家居……在浙江乌镇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高新科技产品纷纷亮相。
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变的互联网,正在成为中国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推动着
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移动智网、工业互联网等新热点、新经济应运而生。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上市互联网企业营业收入合计3204亿元,同比增长46.5%,持续保持45%以上,远高于同期gdp、基础电信业收入增速。全球互联网企业市值前10强中,中国占4席。互联网产业的“春光明媚”是时下新兴产业的一个缩影。
今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出七大政策支持战略新兴产业,提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技术、知识产权、人才、财税金融等方面对新兴产业给予政策支撑。
在多种政策激励下,创新如潮水汹涌而来,影响着产业变革,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推动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战略性新兴产业27个重点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收入和利润分别增长9.2%和13.2%。据测算,战略性新兴产业拉动gdp增长约1.4个百分点。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企业正在通过创新成为引领者。
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有色金属冶炼企业,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水。这些生产用水要达到无害化排放,需要一套严密的处理流程设计和净化配套技术。面对有色行业需求萎缩,企业利润大幅下滑的局面,这些设计和配套技术有沦为“鸡肋”的可能。
作为全球最大冶金建设承包商,中国中冶集团换一个思路,为这些技术找到新的“用武之地”:在北京房山,日处理能力8万吨的污水处理工程投用,周边30万人口每天7万吨污水实现无害化处理,污水处理技术就衍生自冶金工业废水处理。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潜力巨大。”工信部副部长冯飞说,一方面,内需不断向中高端持续升级,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新市场;另一方面,通过加强研发设计、升级
品牌和服务、提升价值链等途径,进而提高制造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空间。
新理念、新思路、新技术的注入,正在让许多传统企业找到发展新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融入传统制造业,大幅提高效率、创新模式、变革生产方式,为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新机遇。
释放潜力“打赢攻坚战”
创新成就非凡,转型压力不小。来到转型升级关键节点的中国经济,要想在未来几年里打下这场硬仗并不容易。过剩产能能否顺利化解?传统制造业能否旧貌换新颜?新兴产业的动力是否足够强大?每一个问题的答案都需要在改革探索中艰难寻找。
“在中国经济正在适应新常态的阶段中,重要的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中国政府有关‘十三五’期间的发展规划建议中提到‘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相关行动方案,表明中国正在朝正确的方向努力。”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说。
转型升级最大的驱动力来自于创新,而中国已经具备了这方面的潜力。
“2005年以来,全球3d打印和
机器人
工程学领域的专利申请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来自中国,这一占比为世界各国之最。在纳米技术方面,中国是第三大专利申请来源国,占全球申请量的将近15%。”
这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5年世界知识产权报告:突破式创新与经济增长》显示,中国在3d打印、纳米技术和机器人技术三项前沿技术的专利申请方面表现抢眼。报告认为,在这三项有潜力促进未来经济增长的前沿技术创新方面,中国在过去十年内取得了长足进步,是唯一接近先进工业化国家的新兴中等收入国家。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在多个尖端技术的专利申请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据统计,2014年中国共申请了25539项专利,以18.7%的增幅成为最大的贡献者,也是唯一一个达到两位数增长的国家。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迅速到来,中国正展现出先驱者的姿态,中国企业已经在很多领域做得相当出类拔萃,不断在推动相关科技的发展。”施瓦布说。
国际舆论普遍认为,创新发展将成为“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的关键驱动因素,中国已走上全面创新发展之路。创新带来生机,创新产生动力。创新这一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必将引领中国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引领经济进入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