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腾讯家电受邀参观海信黄岛电视工厂,工厂部分产线或产线部分结构实现了高度自动化构成,大幅降低简单劳动力的运用。三年来制造提效累计超过120%,仅人工费节省就超过14亿元。
三年来产线智能化帮海信提效120%
2012年海信开始系统规划建设供应链管理、制造系统效率管理体系,并将二者有机结合,推进工厂信息化、自动化及装备智能化。在以“两化融合”为核心的智能工厂建设方面,海信已建立以主计划为中心的IOT(物联网),通过MPS、PLM、SRM、MES、WMS、CRM等信息系统的高度集成,搭建完整的SCM信息系统,实现全球供应链的网络化协同。在生产过程中,产品所需要的物料、部件与整机条码关联,实现从产品到原材料(供应商、生产批次)的质量信息双向追溯。简单来说如果用户手里的产品出现问题,那么你可以追查到出问题的零件是哪部分出了问题,这部分是什么时候制造、什么时候出厂、问题零件来自哪个批次、生么时候采购的这批元件、物料运输是什么时候,真正细化到你可以追查到产品任何零件任何细节的信息,这无疑助海信实现了超质量的信息管控。
另外通过自动化深度融合,生产的各个环节被大大简化,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大大提升,原来由人来完成的低效的重复的工作,比如液晶模组翻转、整机外壳的搬运、整机成品的包装等这些劳动现在全部由
机器人
实现全面替代。三年来工厂员工从12000多人到6000人,许多部门得到优化,原有工艺部的四个部门如今已经整合为一个工艺部,这仅仅是整个海信部门简化和人员重组的一个缩影。
正是由于一系列的努力,海信的模组制造效率翻了3翻,整机的制造效率翻了1翻。截止到2015年底,海信集团三年来制造提效累计超过120%,仅人工费节省就超过14亿元。而今天我们一起参观的这个黄岛7号厂房,生产效率上单月主板模组能够达到70万片、液晶面板灯条达到90万条,元器件一天的贴片量就能达到680万片。
智能制造的核心是产品和效率
对海信来说注重实效是一切建设投资的根本,虽然是国有企业但海信一定不会做某些企业那些样子工程,就一条智能产线来了参观团就开启运行,平时因为运行成本高就歇着。海信考虑一个大规模投资做不做产线更不更新换代最根本的一个衡量标准是,投资回报期不能超过2.5年。如果投入这项改革在2.5年之内不能收回来,那么海信八成是不会做的。
自动化产线工厂的建设要结合企业的发展阶段,量力而行。有些企业引进自动化产线,中看不中用,柔性不足,对高速换代的产品和多品种产品适应性差。所以海信在自动化产线的建设上既有在原有产线上的升级,也有整条产线的全新建设。中国制造企业最大的问题在于制造的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这实际上是有悖于
工业4.0
的精神。未来三年海信的目标是提效25%,而且会推进提效与员工分享,未来会考虑减少员工的出勤时间。对于未来的规划和考虑,海信认为软件服务一定会在盈利上大幅提升,终有一天软件服务营收将超过硬件。但是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未来3年硬件依然还是主导,而营收的规划重点依然是海外大于国内。另外海信推行的精品化战略还将继续实施,高端产品一定会是海信不放松的领域,对于各种新的技术海信也会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