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到广汽菲克的汽车,小到九芝堂的六味地黄丸,长沙越来越多的企业用上了机器人。从长沙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出炉,到近40家企业入驻长沙机器人产业园,无不都在预示着:长沙已经迎来了机器人的时代。
面对中国制造2025的机遇,面对“眼尖手快”的国外企业的强势竞争,长沙机器人产业将扮演什么角色,未来走向又将如何?
多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科研工作者坦言,“长沙发展机器人产业意义重大,但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中国在这一领域,除了市场,其他并不具备优势”,他们认为,未来的发展除了要有顶层设计、政策落实外,还需仰仗各行各业乃至全民的创造力。
湖南智蚁机器人研发的花炮内筒装药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
用机器人实施烟花鞭炮生产的危险作业,达到人药分离,提高了生产安全系数。
【存活之本】
解决本土用户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
机器人产业方兴未艾,但是这一产业无论在世界上还是在国内,竞争都十分激烈,长沙能否站到“高地”上,望远而行?
数据显示,具有“工程机械之都”的省会长沙,去年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9496.2亿元,直逼万亿大关。在这里,发展机器人产业应用具有坚实的市场需求支撑。
“单单解决了本土用户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机器人生产企业就有了存活之本。”国防科技大学机器人技术专家李杰说,省内很多大型传统制造企业急于转型升级,首要的就是上线自动化的生产线,这些企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自然也十分紧迫。
“长沙市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我省融入‘中国智造2025’的关键一环”,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常务副院长邓子畏表示,“没有机器人,就谈不上智能制造”。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