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标准的,留;不符标准的,改;再不符的,关停!”大唐镇分管工业的副镇长周骆永介绍,针对低小散的袜业企业,政府将其引入“两创”园区,给予政策奖励,鼓励其做大做强。
转型的过程无疑是阵痛的,但转型带来的效益也是显而易见的。在这份经济报表中,还有这样一组数据:2015年全镇预计生产袜子80.2亿双,同比减少5.7%,完成销售79.3亿双,同比减少4.2%。但全镇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481.1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销售额461亿元,同比增长1.27%;全镇实现财政收入7.94亿元,同比增长9.74%。
“机器换人”依靠低成本劳动力时代一去不返
近日,记者来到大唐镇袜业龙头企业——浙江袜业有限公司。包装车间,员工崔佳佳和麻俊峰正熟练地操作着一台自动包装一体机,崔佳佳负责把袜子配对,然后放在操作台的传送带上,随后的挂钩、定标、制袋、装袋、封口5道工序都由这台自动包装一体机来完成,麻俊峰则在设备的另一头负责验收及装盒。
“前年12月,我们公司购置了两台这样的自动包装一体机。一台机器的日产量约为8000双,相当于原来手工包装总量的五六倍。”负责内贸包装的丁振华主任介绍,如果是纯手工包装的话,一天包装1500双已经相当紧张了,“这样一台机器能顶10个人!”
记者粗略算了一笔账:两台机器需要4名员工操作,一年下来能包装584万双袜子。如果用人力,需要20名员工,一名包装工月工资约4000元,减少了16名员工,一年就省下了76.8万元,而购置两台这样的设备需要100多万元,也就是说,只需一年多的时间就可以收回成本。
去年9月,浙江袜业又投入1000万元,从意大利引进了30台织缝翻一体机,“这台机器将织袜、缝头、翻袜三大工序集中在一起完成,大大节约了生产时间。”公司总经理赵笳兵介绍,以前一个挡车工只能管8台电脑袜机,现在可以管15台织缝翻一体机,30台机器能省下50%左右的人力成本,“‘机器换人’减少的不仅仅是人力成本,由于设备的高精密度,也使得产品的质量得到了大大提升。”
从“竹篮叫卖”到“电商网仓”,从“手工织造”到“机杼声声”,大唐袜业在30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辉煌”到“低迷”,再“重塑辉煌”的三个阶段。
放眼浙江,像大唐袜业这样的成功转型不在少数。例如绍兴县马鞍镇,浙江天圣控股集团新的包装车间,一颗颗饼状的涤纶长丝顺着生产线输送到末端,被约两人高的机械手轻轻抓起,准确放到推车里。这让天圣的成本下降了两个百分点。在永康,众泰控股集团引进了12台全自动智能焊接机器人,生产线员工从120人减至30人,产品一次性合格率则提高至99%。在嘉兴,天之华喷织有限公司依靠从日本和德国引进的设备,极大地控制了人力成本,仅工人工资,一年就少了1700多万元……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