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历程发现,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863计划启动之初,机器人就被列入重点攻关领域,“七五”以来,机器人产业亦始终榜上有名,“十二五”规划将其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5年对我国机器人产业来说是承前启后的一年。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2014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5.7万台,较2013年增长55%,约占全球市场总销量的四分之一。中国已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2015年我国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其中,机器人成为产业转型升级、下一波智能制造的核心关键,且《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草案)已在2015年年底基本制定完成,其中提出:到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年销量将达15万台,保有量达80万台,将比“十二五”末期新增40万台;到2025年,工业机器人年销量将达26万台,保有量达180万台。
当前,工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这使得机器人代替人工成为可能,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从长远看还能够节约成本,最重要的是可以从事一些危险性的工作,从而提高工人的安全性。随着发展方式转变及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以机器人产业为代表的智能制造将是国家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这也是近年来国家大力出台政策支持和引导机器人产业的重要原因。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每万名产业工人所拥有的工业机器人数量仅为30台,远低于韩国的437台、日本的323台、德国的282台,刚超过国际平均水平55台的二分之一。我国工业机器人的低使用密度和人口红利的逐渐降低、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等因素使得我国的机器人市场吸引了我国许多企业和全球各大机器人企业提前布局。
应该看到,正是由于近年来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光明前景使得我国机器人产业近年来无序发展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处于“失控状态”。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