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记者”的出现
是学科融合的产物
国内最早关于机器人记者的报道出现2002年。2002年3月26日,中国国防报以《机器人记者将赴阿富汗》为题报道了“机器人记者”的出现。之后《中国传媒科技》《今日科苑》《发明与革新》《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生百科》《青年科学》等刊物都报道了这一消息。报道中介绍,机器人记者是一个遥控的新闻报道机器,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计算机文化系的工程师们发明的。这项发明的目的是使机器代替人深入危险之地进行采访。值得注意的是研发“机器人记者”的机构是“计算机文化系”,这显然是一个具有学科融合属性的科研、教育机构。
2011年、2012年机器人记者再次引发国内新闻界的关注。2011年国内媒体关于机器人记者再次出现了两篇报道,一篇是2011年9月20日《互联网周刊》转发的“豆腐块”《智能机器人记者》,另一篇是《科技日报》2011年9月22日转发的报道《美用机器人记者报道体育赛事》。2012年6月15日《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以《机器人记者为您报道》为题报道了总部位于芝加哥的NarrativeScience公司开发的一项可以自动生成新闻稿的电脑系统。这项技术是美国西北大学梅迪尔新闻学院的研究项目之一。报道中说,“机器人记者”如今已经被用于报道部分商业和体育新闻,而且这些文章读起来并不像机器那般冰冷无趣。值得注意的是,开展这项研究的主体是新闻学院,项目负责人KristianHammond和他的同事LarryBirnbaum2009年在梅迪尔新闻学院开设了包括编程和新闻学的课程,鼓励学生发明新的可以将数据转化成新闻故事的系统。浙江在线2012年9月7日的报道《机器人记者来了:30秒一篇、一年150多万篇海量报道》中说:“据美国《连线》杂志介绍,美国叙述科学公司(NarrativeScience)正在极力宣传他们发明的同名软件,这个软件拥有自动撰写新闻故事的功能,他们认为将来会研发出更为强大的写作机器人。”这些报道中提及的“编程和新闻学的课程”“写作机器人”等科研和教学内容都是学科融合的产物。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