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对创新战略的坚持,在经济新常态下,去年深圳各项发展指标逆势上扬——
生物、互联网、新能源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渐成规模,产业增加值超过700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高达40.0%;
生命健康、海洋经济、航空航天、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等五大未来产业规模已超4000亿元,成为新增长点;
在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去年底发布的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上,深圳凭借领先的创新优势,一举超越北京,跃居第三名,直逼第二名的香港。而在成长竞争力排名上,深圳则位居榜首。
探究深圳创新的密码,在科研上舍得投入是重要原因之一。去年,仅华为公司研发投入资金就达约500亿元,超过国内某些发达城市甚至绝大多数省份的研发投入。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4.05%,强度比肩韩国,总量实现5年翻番。去年,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超越英法等国,达1.33万件,占全国的46.9%。
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的同时,深圳还大规模布局创新载体,补足源头创新的短板,培育发展了45家新型研发机构。其中,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累计孵化近700家企业。
马兴瑞表示,“十三五”时期,深圳将不断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以更大力度补齐创新发展短板,发展创新型产业,壮大人才队伍,优化创新生态,着力把深圳打造成为产业化能力最强、市场化环境最优、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创新示范区。
人才集聚
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深圳在全球产业链上的地位正在发生变化。”柔宇科技董事长刘自鸿近年频繁往返于硅谷、深圳,他去年注意到,硅谷和深圳的联系越来越频繁,硅谷人才尤其是硬件创业者往深圳跑,深圳企业也在向硅谷发展。
去年10月,曾担任苹果公司创意总监的德裔美籍女性Abigail Sarah Brody结束了她在ebay的全球设计副总裁工作,加盟华为在美国设置的用户体验设计工作室,率领团队提升华为手机等产品的用户体验和设计水平。
仅仅几天后,特斯拉研发团队原高管戴伦·里卡多和苹果公司原资深工程师罗布·施拉博也宣布加盟在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占据半数以上份额的大疆创新,在大疆设于硅谷的研发中心研发尖端技术。
深圳开放创新实验室主任李大维指出:“以往苹果和富士康的关系正在被打破。”这种改变之所以发生,不仅得益于深圳的创业氛围、产业链优势、宜居环境、政府服务等,也由于深圳近年来有意识、有计划地推出了诸多政策吸引人才,曾经的生产制造中心悄然转变成全球最快的设计、创意成果转化中心。
“孔雀计划”是深圳在创新领域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典型。截至去年底,深圳累计引进“孔雀计划”创新团队63个、“海归”人才近6万人。光启、柔宇、光峰光电等明星企业都是从“孔雀团队”发展而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