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国时报》16日刊文称,2016年美国消费电子展(CES)中,展现了一系列与车联网相关的应用,其中一幕,启人深思。i3具备最新的手势控制停车功能,挥手即能指挥车子停进车格。只见展示员精准地将车子停到一个定点,下车关门后,接着用手势一挥,让爱车自行进入车库。手感经济就是深度经济,是对生活有深刻的体验,提出一种生活的主张。
文章摘编如下:
单就手势控制停车这项功能而言,它的环境侦测变量控制、软件、硬件配套设施,肯定不是简单的架构及低成本,而这么大的一套概念,到底能够带给车主多大利益?或许,仅仅节省了一个车主再熟悉不过的停车动作?说不准,主人原来可以早几分钟躺在沙发上,饮着啤酒,观看netflix最新影集。
近来,手感经济又再度变成很夯的议题。我不知道手感经济跟科技的反思有无直接关系,但是我觉得把两者放在一起,恰恰可以产生有趣的对比。科技不断努力减少手的工作,使其仅剩手势的功能,而手感则是强调增加手的劳动来产生作品。手感是温度、是触觉、是人文、是反制式,恰恰都与科技的内涵相左。
机器人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愈来愈多“手工打造”的消费产品出现在你我的生活里,强调手工体验的观光工厂成为最新的集客场域,市面上到处可见手工啤酒、牛仔裤、香皂、眼镜、编织包、饼干等等,而且它们标榜的都是非大量生产的“人文”价格。诚如李仁芳教授所提出的概念:手感经济就是深度经济。因为手感经济不只是手工,而是对生活有深刻的体验,提出一种生活的主张。
提到手感与手势科技的对照,就不能略过2016年最夯的科技议题之一─机器人,应运而生的“科技性失业”也变成新议题。所谓“科技性失业”又称技术性失业,简单来讲,就是“新工作出现的速度远远不及机器取代人类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