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在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内,骆驼集团华南蓄电池公司早早开工。
满满的订单,让该公司提早跟“年”告别,保证按时交货。
2月17日,记者来到公司车间,数10台机器“嗡嗡”地运转着,“只见机器动,不闻人语声”。
仔细一看,偌大的车间东侧,两名工人通过触屏电脑输入生产参数,操纵设备工作,南侧只有1名工人在生产线上往电池槽放置集群板。
另一幢厂房内,4名工人在蓄电池成品包装线上工作。空压站、厂房除尘设备、送风温控设备等无人值守。
“生产已实现高度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公司安全环保科科长李泽超介绍,这里工人少,工资高,劳动强度低,没有“用工荒”一说。
公司440名工人,分成两班。这意味着,在公司430亩的厂区内,平均两亩厂区才有1名生产工人。
该公司工人为何如此轻松自如?
原来,去年下半年,该公司投入1.7亿元引进全新的全自动化数控生产设备,淘汰70%的半自动化老机器。
“投入虽大,但回报率高。以前工厂每天只能生产5700块蓄电池,技改后每天能生产1.2万块,年产值翻一番多,高达8.75亿元。”李泽超说,现在工厂15秒生产出一块蓄电池,在国内同行里是顶尖的。
引进先进设备后,还节省了人力。“以前组装生产线需要3个工人,现在只要1个。”
公司负责人说,实施“机器换人”,向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变,让公司发展更有底气。
该负责人还透露,近期,公司投资3.7亿元的年处理15万吨废旧铅酸蓄电池项目将破土动工。投资中,基建工程只占6000万元,而进口生产设备投资高达3.1亿元。
那么,新项目运行需要招募多少工人?
“只要70名工人,就能年处理1000万只废旧蓄电池。”这是华南蓄电池公司给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