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需求端市场增长迅速空间广阔。广东汽车、电子信息、金属制品、纺织等优势产业规模大、发展成熟,经过多年的积累,都具备了一定的自动化水平,成为工业机器人应用的良好载体。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技术门槛和成本的降低,企业更高、更广泛的需求逐渐得以满足。目前,在珠三角地区从事加工贸易的香港企业有5.7万家,雇用工人超过了960万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对工业机器人需求巨大。近年来,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特别是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以及提高生产效率和工艺水平的迫切需要,工业机器人应用需求呈快速增长态势。预计至2020年广东工业机器人保有量达29.58万台,仅当年工业机器人需求量即达8.87万台,占全国当年需求量的35%;其中广东工业机器人产量约2.05万台,占全省当年需求量的23.33%。
当前,广东80%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仍被国外品牌占领,本土产业相对较弱,在机器人生产和应用上还存在多方面问题。一是关键部件技术创新瓶颈难以突破影响市场应用。广东机器人本体、伺服电机、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均可以自主生产,但由于基础研究能力和人才不足,研发能力有所欠缺,产品在技术水平、可靠性方面与国际品牌相比有较大差距,而减速器的产业化目前仍然是空白,机器人在性能、质量和稳定性等方面与国外机器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企业对使用本土机器人信心不足。二是尚未形成从研发、生产、销售、集成、服务等完整有序的产业链完整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链,难以满足不同行业和工作环境下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企业在应用中方方面面的问题难以解决。三是成本高造成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的积极性不高。由于机器人特别是国外机器人使用成本较高,开展机器人应用需要在短时间内投入较多的成本,对企业造成资金压力,对于众多企业在尚能承受当前人力成本的情况下,不愿意付出更多的资金应用工业机器人参与自动化智能化改造。
推进广东工业机器人生产应用提升智造水平的对策建议
当前,工业机器人的生产与应用带来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广东要抓住这一机遇,主动顺势而为,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同时也要注意避免盲目推动、重复投资,预防产业过热和产能过剩。
(一)结合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推进工业机器人发展政策措施落地实施。在组织实施《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年)》的基础上,突出发展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产业,组织实施《广东省机器人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加大对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和扶持,以大力推广工业机器人示范应用为抓手,以满足中低端应用市场需求为主攻方向,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大人工智能、传感识别、运动控制、伺服驱动等智能机器人前沿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布局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逐步健全机器人产业链,进一步增强机器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产业发展的新生态。
(二)培育建设智能制造和工业机器人示范基地,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在珠三角有条件的区域或园区,大力培育发展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端企业集聚、产业链条健全、服务功能完善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在此基础上,重点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基础好、潜力大、政策配套完善的地方,建设省级机器人产业园,以及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基地,鼓励有条件的地市规划建设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园区,配套实施相关优惠政策,推动产业企业集聚发展。
(三)在优势制造业行业应用和推广工业机器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围绕广东汽车制造、金属制品、电子信息、民爆、陶瓷建材、纺织服装、机械制造、家电等传统优势制造业,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改造生产线,进而带动其他行业应用工业机器人,提升自动化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突出发展机械加工、抛光打磨、焊接、搬运、喷涂、热处理、装配等一批工业机器人优势产品,以应用需求带动研发制造和应用集成市场发展。鼓励制造企业使用广东自主品牌机器人或成套设备,推进广东机器人及相关智能装备的示范推广和产业应用,对符合条件的机器人应用企业给予一定比例的购置事后奖补,形成规模应用和关键技术的突破,并带动提升上下游企业的积极性和配套生产、集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