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当初任务目标给的压力非常大,前期节能降耗潜力已经挖掘很多,国家示范市又定下了一个更高的目标。”张宇晴分析,之所以顺利完成任务,主要在于东莞完善了工业节能政策体系,包括出台“1+8”工作方案、能耗“双红线”制度、《东莞市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等。此外,东莞市通过实施阶梯补贴、24小时网上申报和合同能源管理风险补偿等创新措施,也有力推动了电机能效提升及注塑机伺服节能改造。
信息化基础布局领先
在互联网+浪潮下,2015年,东莞市服务型制造工程、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两化融合”应用专项等都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信息化最重要的是打好基础,今年我们将重点会以‘大会战’的形式推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张宇晴介绍。
截至2015年底,东莞全市光纤覆盖用户能力达514万户,互联网用户201.74万户,宽带接入用户196.44万户,互联网普及率接近80%。同时,2015年全市共新增4G基站6288座,累计达4.65万座;3G网络覆盖率100%,4G网络覆盖率95%。
此外,“两化”深度融合方面,2015年共推荐26家企业入选广东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同比增长5.5倍,增速位居珠三角地市第二(在广州、深圳、佛山之前),总数量跃升到全省第四。
而针对大型骨干企业,东莞也出台政策,从资金梯度奖励、优先保障建设用地、优先保障用电需求、提供义务教育学位等方面,对东莞市大型骨干企业进行扶持。据初步数据反馈,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的企业达到34家,其中超百亿企业12家,相比2014年增加了2家,200亿以上的企业有5家,初步形成了健康有序的骨干企业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