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工作将在20年内不复存在:到2036年,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将‘淘汰’所有人类工人。”这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员、世界级人工智能专家维威克·沃德瓦的一个论断。最近,围绕机器人的讨论日趋激烈,对很多人来说,科幻小说中机器人控制人类的场景仍很遥远,但机器人抢走人类工作却现实得多,因为这一场景一直在发生“如果机器人有能力从事几乎所有人类的工作,人类该怎么办?”一些人发出疑问,这也是一些科学家的警告。不过也有人斥责这种说法“危言耸听”,因为过去的经验证明:“工作永远不会没有。”
中国机器人餐厅这样说
“在冲压车间,橘黄色的机械手臂吸附起巨大的车身部件,机器人通过摄像头、激光等技术检测成品;在组装车间,机械手臂拿着螺丝进入驾驶室,拧上螺丝后全身而退;在焊装车间,机器人完成98%的工作……”这是奔驰德国辛德尔芬根“机器人工厂”的场景。
“机器人负责接待登记、退房以及搬运行李。只要输入房号并放上行李,机器人就会送到客房门前。整个运输过程平稳,碰到人类其传感器可自动识别,马上停下来避免发生碰撞……”这一幕发生在日本长崎县的豪斯登堡酒店。
“不妨瞅瞅在三门峡某农家乐餐馆端菜的新机器人;或者看看青岛某饭店的机器人‘特特’,它不仅能轻松上菜,还能与人进行200多句对话;看看义乌某饭店的机器人……”美国小发明(Gizmodo)网站关注了中国的机器人送餐员。
上述情景有同有异。前两者是机器人取代人来工作,第三者则是“噱头”。《环球时报》记者21日打电话到“青岛爱特机器人餐厅”,该店服务员说:“我们已经换模式了,去年做快餐时用机器人,生意还挺红火;现在生意扩大了,改成饭店了,就不用机器人。”记者随后联系成都“欢天寨”机器人餐厅,了解到这家餐厅有7个机器人:4个跳舞,1个迎宾,2个点菜送餐。服务员表示,并非用机器人取代服务员,而是为了招揽生意。但相同的是,机器人真实地在我们身边从事着某种职业。
“在一二十年内,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就几乎能够从事人类所有的工作。我们正在走向一个‘没有工作’的未来。我知道这听起来很骇人,但这是科技的现实。”英国《每日快报》援引人工智能专家维威克·沃德瓦的话说,“你将开始看到一种又一种职业接连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