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 被称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备受国家、政府、资本的支持和关注。近年来,在传统制造业市场疲软、企业转型升级需求增加的背景下, 机器人产业 发展势头强劲。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万宝年建议,把研发和推广应用国产机器人放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制定出台国有企业优先应用国产机器人的相关政策,集聚资源重点扶持几家国产机器人本体企业加快发展。
万宝年告诉记者,当前,我国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规模最大、增速最快。据统计,我国正在服役的机器人已占全球总量的9%左右,2015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达7万台,同比增长36.6%,“在《 中国制造2025 》等利好政策的带动下,我国机器人产业将步入新一轮的战略机遇期。”
但同时,我国机器人使用密度仍然较低。据万宝年介绍,在制造业每万名工人拥有机器人的数据上,我国仅有30台,为日本的十分之一,与世界平均水平60台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
“我国本土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自主性依然较低,长期以来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被国外品牌占据,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产业创新能力薄弱。”万宝年指出,国产本土机器人不管是在成本价格、技术研发能力等方面均不占竞争优势。“现在各地发展工业机器人势头像雨后春笋,但企业规模普遍很小,没有可以参与国际竞争的骨干企业。”
为此,万宝年建议,把研发和推广应用国产机器人放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加大研发力度,攻克关键技术。“加大对重点企业的 减速器 、 伺服电机 、 控制器 等方面研发支持力度,特别是基础性研究方面要提供资金上的保障,定向支持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研究。”
同时,万宝年认为,作为大型国有企业有责任也有义务优先使用国产机器人,发挥示范作用,“建议制定出台国有企业优先应用国产机器人的相关政策。针对广大中小企业的实际应用要求,扩展机器人的产业应用范围。”
针对工业机器人项目投资过热的问题,万宝年建议国家制定相关政策,防止机器人制造企业低水平、重复立项,防范产能过剩,“建议由国家牵头研究制定机器人产业准入标准,规范引导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并通过政策引导我国机器人本体企业进行整合、兼并,针对优势方向错位发展,集聚资源重点扶持几家国产机器人本体企业加快发展。”
由于我国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晚,专业方面人才培育能力也是当前的短板,“本科教育阶段仍没有一所学校设立专门的机器人专业,造成了各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及应用企业中高端人才稀缺。”万宝年建议,加快完善机器人专门人才的培育与引进机制,使基础科研能力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