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自主装备
加大对智能制造装备的支持力度。目前,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多为进口,不利于产业安全,急需大力支持自主智能制造装备加快发展。建议加大对智能制造装备自主研发和产业化支持,掌握核心技术;注重产需合作,落实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保险补偿政策,加快自主装备产品的示范应用;对智能化改造项目加大技改贴息的支持力度;支持和引导国有、地方金融投资机构参与智能制造装备企业成果转化和建设智能化工厂,并给予资金支持;加快落实八部委《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努力克服当前实体经济发展遇到的资金困难,促进智能制造装备生产企业加快优化产品结构,为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提供有力保障。
夯实智能制造的发展基础。我国智能制造还处于起步阶段,为防止产业发展的空心化,必须夯实基础。建议紧密结合《 中国制造2025 》“四基”发展要求,加快产业技术基础研究,特别是智能制造设计、应用、控制等系列软件开发和自主化;在强基工程中对有关智能制造关键部件和传感器给予重点支持;加大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等16个科技重大专项中有关 工业机器人 、控制芯片等的攻关和产业化。加大对智能制造专项和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的支持,坚持产学研用共同推进的方式,加快智能制造装备自主发展,增强智能制造模式的可复制性;探索在高危行业和流程制造行业实施整体智能制造提升计划。
张震宇委员:稳工业取决于传统产业存量调整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工信厅副厅长张震宇今年两会上针对推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问题提出了四点建议。
制造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一方面是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目标,加快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另一方面是以稳妥处置僵尸企业为重点,积极化解过剩产能,不断扩大适应市场需求的终高端产品有效供给。为此,张震宇建议首先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在当前三期叠加的大背景下,工业能不能稳住,主要取决于传统产业和企业的存量调整,不仅能激活沉淀其中的大量资源,也能为新动能成长提供更多营养。技术改造投资省、见效快,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具有杠杆效应和关键作用。
二是着力深化产融合作,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实体经济减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取向,主要包括降低交易、人工、物流、财务等成本和税费负担。据河南近千家工业企业的调查问卷显示,企业财务成本居高不下、融资难融资贵已成为企业运营成本高企的最突出因素。建议着力深化产融合作,研究制订重点企业和项目产融对接方案,组织各种形式、重实效的银企对接活动,积极探索产业投资基金等各种有效方式,构建政银担企合作长效机制,切实增强资本支撑产业的能力。
三是稳妥处置僵尸企业,积极化解过剩产能。要按照多兼并少破产的原则和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逐步实现市场出清。建议尽快制订出台僵尸企业界定标准,以此为依据指导地方深入排查、摸清底数。要因业因地因企制宜,加快研究制订全面配套的政策体系,尤其是完善资产处置和职工安置方面的财税、金融政策。工作中,要充分尊重企业意愿,更加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推进兼并重组,避免拉郎配,对僵尸企业处置任务重、财政困难的地方,中央财政要给予专项奖补。
四是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中国装备“走出去”。建立支持国际产能合作和装备“走出去”的部际协调机制,制订具体支持措施,协调重大境外竞标项目等问题。整合各方资源,搭建国际产能合作和装备“走出去”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发布各国投资风险等信息,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