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改进专为无人机量身定制的相机,大疆创新与瑞士高端光学相机制造商哈苏强强联合,王帆表示。
中国其他的无人机制造商也通过提升技术和创新来研发尖端产品。
比如,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Ehang)正在试验Ehang184——他们的载客无人机,并期望在2016年研发出更多应用程序,亿航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市场营销官熊逸放表示。
熊逸放表示,为了确保乘客的安全,公司正在为Ehang184研发一个紧急弹射系统,虽然还不确定该产品将于何时出售。
“我们制造Ehang184与制造传统客机使用的方法截然不同,”熊逸放表示。
中国的飞机制造商仍然需要时间来掌握一定的技术和细节问题,熊逸放表示。但是,载客无人机不一样,因为制造商必须有足够的备选措施来确保100%安全,包括与回转轴和电池相关的细节,熊逸放表示。
“事实上,这一想法来自信息技术产业,正如亿航的工程师和设计师以前从IT系统上获得灵感一样,”熊逸放表示。
中国的民用无人机产业受益于就近的技术革新,单就地理位置而言,可以说几乎比邻而居。“我们可以从不会超过100公里的广州总部得到我们需要的传感器,”熊逸放表示。“国外制造商根本无法想象这种事情会发生。”
广东省传感器的生产制造是中国手机行业(蓬勃发展了10年)的接班人。这里有许许多多的零件供应商和厂家。
“在这里,手机行业为我们提供了方便生产的便利条件。由于运输成本可以忽略不计,传感器的价格又不高,所以生产成本也低,”熊逸放表示。大多数民用无人机制造商都在广东省开店设厂就不足为奇了。
深圳海关表示,2015年的前7个月,大约99.9%的中国无人机出口都来自广东省深圳市。
此外,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产业为民用无人机产业提供了人才、技术和资本。民用无人机使用的大部分核心技术都来自信息技术产业。
亿航有300名员工,其中一半以上都在研发团队,熊逸放表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来自国内知名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专业,并在信息技术产业有丰富的经验。”
亿航使用的一些技术,例如移动传感器和虚拟镜片,已经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尽管亿航是继产品革新之后第一个将它们应用到无人机的公司。
“先进的信息技术是我们发展无人机的基础,我们也一直革新技术,包括飞行控制系统,”熊逸放表示。
只要有完善的无人机生产基地和相关的产业链,中国的无人机制造商就很有可能为全世界提供无人机,一些专家表示。
在民用无人机领域,中国公司在航空电子学和完整的机械设计方面具备绝对优势,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AOPA-China)秘书长张峰表示。
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的数据显示,现在,中国有300-400家民用无人机企业,拥有1万多名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