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萌芽、研发和应用阶段,工业机器人从1959年问世,从简单的可编程机器人,逐步发展为高精度、智能化的机器人;而
服务机器人在21世纪开始进入家庭,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大力发展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有助于推动我国制造业提质增效,对于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巨大本土需求将成产业发展新优势
要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必须前瞻性布局新一代机器人产业发展。我国虽然从2013年就成为全球机器人最大的市场,并将至少在未来30年继续保持全球最大市场,但是,我国大大小小的500多家
机器人企业并不占有任何优势,我们与国外机器人企业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继续拉大。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持续推进机器人的研制与应用已经长达了半个世纪之久。严格地说,机器人产业并不是工业化国家竞争的新领域,而是长期争夺的重点领域。近年来,在产业技术层面,随着以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向机器人产业渗透融合,机器人产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应用领域不断拓开。
虽然市场潜力巨大、战略意义重大,但是我国机器人产业作为技术和市场上的“后来者”,面临的挑战是相当严峻的。推动我国本土机器人产业发展,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目前支持性
政策的总体导向是偏向于供给侧政策。巨大的本土需求是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最大的优势,发展本土机器人产业还是应该坚持供给侧与需求侧双管齐下,更为重视需求因素在产业发展中的积极因素。
产业发展迎来蓝海
“现在我们所说的机器人主要是指工业机器人。而所谓的工业机器人实质就是一些机器臂、机器手和AGV等。”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首席执行官罗军认为,机器人产业变革将提前来临,新一代机器人概念将在未来3年~5年内提前引爆。所谓新一代机器人,主要是指“机器人、互联网、
人工智能”。罗军预测,谷歌、微软、英特尔等一大批信息技术企业将纷纷进军机器人领域,布局机器人产业2.0时代,引领 智能机器人 产业创新发展。
近年来,机器人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16年全球市场有望突破33万台(2014年 22.6万台),其中,中国市场有望突破10万台(2014年为5.6万台)。未来,新兴国家将是机器人增速最快的市场,欧美等发达国家基本饱和,刚性需求明显减少。未来30年,中国将是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最大市场。
随着“人工替代”时代的到来,发达国家纷纷将服务机器人产业列为国家的发展战略。我国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将服务机器人作为未来优先发展的战略技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把智能服务机器人列为未来15年重点发展的前沿技术,并于2012年制定了《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支持行业发展。“中国制造2025”其中一个积极重要的部分就是机器人产业,预计到2025年,机器人工业产值预期可以达到4.5万亿美元,其中1.4万亿美元可能来自工业自动化和商业服务。在工业和服务领域使用先进机器人承担的工作量相当于7500万全职职工。
机器人产业不是一般的产业,拥有超出想象的发展前景。在政策感召和指引下,国内家电企业美的、格力、海尔等也展现出了极大热情,纷纷进军服务机器人领域。
据2016-2021年中国智能型机器人产业市场运行暨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了解,服务机器人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工具型,能够简单地替代一些劳动,像 扫地机器人 ;一类是伴侣型,可以与人进行情感交流、照料日常生活等。业内人士表示,服务机器人领域,全球同样起跑线,差距很小,相信在未来,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在人工智能等技术方面有更多的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