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2016国际服务机器人及智能产业展览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展会集中展示了教育机器人、迎宾机器人、送餐机器人、聊天机器人等各类型机器人,通过展示、体验、互动、交流、洽谈等方式,向社会展示我国服务机器人及智能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最前沿的机器人科技成果。下面一起来看爱吧机器人网为您带来的报道:
漂亮“西施”让人大开眼界
2016国际服务机器人及智能产业展览会上,上百家参展企业携数百种机器人产品,教育机器人、迎宾机器人、送餐机器人、聊天机器人汇聚一堂,吸引不少参观者目光。
爱吧机器人网现场发现,主角是各种各样的机器人,人机互动,演出节目丰富多彩,幽默风趣。尤其是“欢乐飞”迎宾机器人特别引人注目,“西施”身高1.7米左右,皮肤白皙红润,梳着一头古时的发髻。据了解,“西施”是一款仿人多功能机器人。她能通过红外线摄像实时监控与报警,能区别男女,通过云端信息库,使用中英文两种语言与顾客交流,通过语音指令自由行走。她还有触觉,能歌善舞,可以完成人类上半身的基本动作。
服务机器人带来不一样的生活
爱吧机器人网得知,2016国际服务机器人及智能产业展览会上,一批居家智能机器人和苏州URANUS的VR互动设备集中亮相。让参观者体验不一样的日常生活。
智能机器人集中亮相。寒单 摄
智能机器人在展厅内穿梭。寒单 摄
2016国际服务机器人及智能产业展览会上,一批居家智能机器人和苏州URANUS的VR互动设备集中亮相。让参观者体验不一样的日常生活。
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化任重道远
据爱吧机器人网了解,多位与会专家及企业代表表示,中国正进入服务机器人发展“元年”,但产业化之路任重道远。
当天,近120家企业携数百款服务机器人集中亮相。在展厅入口负责“迎宾”的,正是一名身着古装的美女机器人。
中国机械工业国际合作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周京明说,就年产值而言,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属于刚刚起步,但后劲会超过工业机器人。“业内普遍认为,2016年是中国服务机器人发展元年。”
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年5月发布的报告称,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进入迅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服务机器人年销售收入有望超过300亿元人民币。
在此背景下,数百家中国企业扎堆进军服务机器人市场。
展会上,多名企业界人士表示,尽管前景看好,但服务机器人的产业化之路任重而道远,急需破解“手脑并用”、“大同小异”、“观念转变”等难题。
步入展馆,亮相里约奥运会的机器人“娇娇”首先进入视线。江苏南大电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娇娇”的研发生产方,开始思考如何让她“手脑并用”。
“放眼展会,你会发现现场的机器人要么只能动手,要么只会动脑,却无法两者结合。”该公司机器人事业部销售总监张培认为,要实现服务机器人的产业化,“手脑并用”是绕不过的难题。
上海螺趣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孙琪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面对“大同小异”的服务机器人,企业需要通过技术革新实现差异化竞争,使得企业机器人不流于“噱头”,家庭机器人不只是“玩具”。
“居家”机器人生产商则认为,市场培育是目前最大难题。昆山穿山甲机器人有限公司运营处陆中祥说,“大众完全接受这个市场,我们认为可能会需要3-5年的培育,才会迎来爆发式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