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界面新闻联合旗下《面谈》栏目携手百度安全,在2018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创交会”)举办了主题为“融合·裂变——人工智能为产业赋能”的分论坛。
在论坛中,酷哇CEO何弢、码隆科技副总裁刘念、智能一点CEO胡云华、宜远智能CEO吴志力参与了圆桌环节讨论,共同探讨“AI落地将为行业带来哪些新可能”,以下为圆桌环节实录(略有删减):
主持人:非常感谢几位嘉宾到场,今天我们在场几位嘉宾可以说都是我们人工智能领域不同细分方向非常优秀企业的代表,首先也请大家先为在场的观众做一个自我介绍。
何弢:大家好,很高兴今天受邀参加这次讨论跟分享,我们是酷哇机器人,我们专注于城市动态场景下的无人驾驶技术,可能大家从去年到今年在新闻上也陆续看到在环卫,在物流领域已经有一些龙头企业开始率先用无人驾驶的技术来解决他们场景中的一些问题,我们酷哇机器人是深耕于环卫和物流这两大领域,我们服务于这些领域里面的一些龙头企业,助力实现原有设备从原来简单的操作实现成无人驾驶、自动驾驶的操作。所以酷哇机器人今年可能会持续在天津、长沙、上海以及深圳会布下差不多5—6个左右的城市动态场景下的全场景、无人驾驶新城,所以我们也是很期待以及很欢迎大家到我们的智慧驾驶新城来参观,我们一起来见证自动驾驶技术在一些环卫、在一些物流领域率先的突破和应用。
刘念:大家好,我是来自码隆科技的刘念,码隆科技是一专注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的一家公司,是2014年成立的,我们跟刚才报告当中的商汤、旷视不一样的公司他们专注于人脸识别,我们专注于商品识别,所谓的商品识别其实就是跟我们平时的衣食住行,包含我们可能每天穿的衣服、家居等等东西相关的。公司的愿景是把人工智能跟实体经济做紧密的结合,能够让未来整个生活,整个实体经济都能够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之下能够有很好的提升。
如果说要用一句话来让大家记住码隆科技的话,码隆科技是软银在中国投的第一家人工智能企业,谢谢。
胡云华:很高兴来到创交会现场,我是智能一点的创始人胡云华,我在微软工作了9年的时间,我去阿里待了三年时间做业务一线的leader,帮助公司琢磨怎么赚钱,后来创办了现在这家公司叫做智能一点。我们公司是干什么呢?通俗的来讲就是希望用AI为企业赋能,用对话的方式,帮助企业和它的消费者之间驾起一座沟通的交流,我们第一个主流的产品是AI导购,主要应用在电商的环境里面,各位现在去淘宝、天猫或者是唯品会或者其他网站购物的时候,总是要咨询一下,再是不是下单,我们帮助商家在这个地方降低人力成本,提高转化率,目前已经可以做到减轻80%的工作量,比人类平均水平大概提高10%多。目前我们的客户分布6、7个行业。现在除了品牌客户,我们中国前三大平台,有两大是我们的客户。当然除了电商平台,还有电商代运营等等客户,我们致力于用AI赋能客户,帮助企业和它的消费者做更好的沟通,这就是我们智能一点。
吴志力:大家好!非常高兴受邀来圆桌论坛跟大家有一个探讨,我们是来自于深圳的宜远智能,我们是用智能的技术为医疗健康、生命科学做赋能。我们公司成立的时间不长,2017年成长,团队的背景主要是来自于腾讯,我本身以前在清华,后来在香港、英国求学,所以本身也是一个腾讯系和清华系的一个创业项目。
目前为止在几个医疗相关的垂直领域做出了一些成果。我们也跟广州、上海、北京很多的特别顶级的三甲医院进行了关于医疗图像相关的AI+医疗的研发合作,目前也有一些进展。整体而言,是这次圆桌论坛医疗健康跟AI结合的代表。
主持人:今天到场的4位嘉宾非常具有代表性,像无人驾驶,像视觉、基于语义分析的AI智能导购,以及医疗,基本上几个大类都在这里。首先也是想跟大家聊一个话题,人工智能这个概念这两年从行业到了大众,在这个演变过程中,大家作为行业当中的从业者,你们所感受到的最大的机遇和变化是什么呢?
何弢:现在最大的机遇应该就是在这两个方面。第一个在目前落地的前期,可能是在技术上面的布局,第二个看应用落地谁足够快,特别是新技术,在技术不够成熟的情况下需求短期内是不成立的,我们怎么样能把市场的应用需求和技术用一条最短的桥梁嫁接在一起,这也是我们一直探讨的。以我们为例,站在我们酷哇机器人的角度来说,我们可能会触及到更下游,我们自己要把这需求给创造出来。因为只有触及到应用的最终端,我们创造一些需求,做一些场景,这样子的话我们才能够把这个技术直接能够打通到最下面的应用层。所以在无人驾驶这一块,包括国内外的一些巨头,今年最大的特点跟动向就是场景落地化,就看谁的车队数量多,谁跑的公里数多,谁能够率先在一些地方打开一些试点,所以这也是无人驾驶这么多年培育,今年应该是能够迈开很坚实的第一步。
刘念:其实大家都谈到落地,这个也是2018年的主旋律,我觉得大家谈的非常多,我其实想从另外一个角度,就是谈中国。拿我们公司举例,我们公司比较特殊,因为我们公司两位创始人,一个是中国人,一个是美国人。为什么一个美国人他会来到中国创业,我认为是AI发展到这个阶段中国所展示出来的巨大的优势,首先中国有大量的数据,中国有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有我们公司一直专注要把AI跟实体经济相结合起来,真的对AI非常的拥抱。所以两位创始人本来是微软的黄金搭档,但是当他们看到AI在中国发展契机之后,两个人携手做了这家企业,所以我觉得它最大的机遇就是“中国”这两个字。
胡云华:我以前是做科学家的,一直在这个行业里面关注,但是最近这几年明显感觉时间的窗口来了,创业最重要抓住时间的窗口,为什么?人工智能要发展是需要有几个条件的。第一个条件是数据,这个行业有没有完成基础数据的积累,尤其是在电商环境之下是非常好的。第二个是有没有相应的人才可以做这个事情,中国的电商经过过去十几年高速的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其实对行业的理解会比别的行业好很多。第三个业务场景有没有到一个需要AI来改变的一个阶段,这一点对于我们来讲也是非常幸运的,为什么?因为整个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之后就没有办法像过去一样还有那么大的流量红利,这个时候需要技术来释放它的生产力,刚好AI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因为毕竟这个行业里面找人不是那么好找,而且找来的人流失率很高。综合这些因素,我觉得现在确实是非常好的时机,方便我们用AI给企业赋能,帮助企业去降低成本,提高它的效益,所以今天就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我们最好的机会。
吴志力:您刚刚提到挑战和机遇,我记得以前看《蜘蛛侠》的电影,里面结尾讲到你的天赋和能力越大,你的责任就越大。类比一下,AI领域我觉得是挑战越大,机遇也越大,医疗的确是挑战很大的,甚至可以说挑战有可能是最大的。为什么呢?今天上午我们也跟广州的一些出名医院的院长在另外一个场合论坛上聊到了医疗和人工智能结合相关的一些挑战,我觉得这个挑战跟AI其他落地来说会类似,会遇到数据上的、算法上的,还有人才上的挑战。我觉得数据这一块,医疗的数据的确更加麻烦,因为涉及到人命关天的事情,所以在其他的商品领域,像语音等领域,可能数据的敏感性还不如医疗领域这么高,所以给我们带来的挑战其实还是蛮大的。像算法和人才也是,其实医疗或者医生经常跟我们分享的就是,人命关天,你的算法误诊怎么办?这个也是蛮多的挑战的,从而也带来人才的挑战,我们感觉最好的AI人才还是被拿钱多的领域吸走了,相对来说进展也会更多一些,因为我们觉得医疗人工智能人才很缺。整体而言,就像我刚刚说的,挑战越大,机遇越大,因为每把人工智能落地到一个垂直或者很细分的领域,给老百姓带来的福祉,以及产生的商业的价值都会非常之大。我希望大家一起可以携手把这个事情做好。
主持人:其实刚刚在最开始的时候嘉宾各自介绍了公司所利用的一些技术,结合行业的发展。我们也想了解一下,刚刚吴总也提到了现在面临的一个挑战的问题,就这个问题也想深入探讨一下,各个嘉宾所从事的行业领域当中,在技术和行业结合的过程的时候会遇到什么样的一些问题,或者会存在一些什么样的瓶颈?
何弢:刚刚吴总也聊到资源、人才、资金这方面,其实对无人驾驶企业来说,结合我们的情况以及外面的巨头,目前形势也可以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其实应刚才吴总的话,目前大家都在抢资源,抢人才,坦白说我们国内一线的无人驾驶企业也有很多,怎么说呢?即使融资能力再强,我们拿的资金可能也不够谷歌这种巨头消耗资金的体量。所以这里面我们的困局跟困惑是什么?很显然我们要做一个选择,如果我们的赛道上面以后跟巨头有一个实质的交叉点,这里面难免会被大象所碾压,因为巨头每年用百亿体量去消耗,去向前发展。我们真正的核心点是赛道跟方向的选择,我们要认清楚自己最终变现的通道和落地的通道。对我们酷哇机器人我们很简单,无人驾驶是我们的切入点,我们想有一个具体的应用,就是走到行业里面去,因为只有走到行业里面去我们才能够跟巨头们有所区别。我们今年开始跟各个巨头有所合作,跟百度也完成了一个拍摄,我们会发现在整个竞争格局下面,如果每个人的赛道都明确以后,我们大家都是一种互补、共存共融的关系,大家都能够在自己细分的领域里面找到生存的空间。
刘念:对码隆来说就是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淌这条路。比如安防这个领域,为什么大家都敢投、估值也高,也都愿意为它投资,是因为安防这个领域大家已经看到了一个很明确的市场,这个市场已经出来的,但是对于码隆科技来说我们不是做人脸,我们做商品识别,我们做商品识别实际上本身我们面对每一个行业都无限的巨大,比如像零售业,比如像纺织、服装行业,比如像家居行业其实都特别的大,我们其实就在做淌这条路的人,意味着前面没有什么前辈。挑战就是我们要跟我们的合作伙伴,跟这些行业里面真正愿意用技术革新的伙伴们一起去看到底这个技术怎么用,并且怎么用好,把这个市场淌出来,这个是挑战。
让我非常欣喜的是,去年底到今年初期我们已经看到越来越多伙伴加入进来了,包括一些友商也加入了商品识别领域,针对服装、家居做一些事情,我们觉得我们没有白做,因为真的只有当大家看到这个市场是有机会的,他们才会进来,他们才会把他们的聪明的脑袋应用到这个领域,所以这个是机遇,也是非常棒的一件事情,亲兴奋。
胡云华:我自己的感觉是整个行业人才肯定是一个挑战,因为相对来说软件行业有500万的从业人士,但是AI行业只有5万的从业人士,所以在为很长一段时间人才一定是一个缺口。但是我觉得对于创业公司来讲可能这个还不是最大的问题,至少在我们公司,我们现在50%的员工是来自国内一线BAT的企业,我们有三分之一以上都是硕士以上学历,所以在人才竞争上面并不比大公司差很多。对我们来讲最大的挑战是找准自己的定位,因为整个行业非常大,普通民众对AI并不是那么清楚。有一句话说在短期内大家会高估技术的威力,但是在长期内大家会低估技术的威力,所以对我们来讲能不能找到非常具体的点,完成一个竞争的闭环,活到AI有一天能够改变大部分生活的那一天,所以我觉得这个可能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在这方面我们智能一点已经做了不少的工作,比如说我们目前电商那边有好几个品类上面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客户,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并且我们的客户用钱的方式来验证这个商业模式是可行的,有大量的消费者使用我们的产品,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小的闭环。我们整个做这件事情花了一年的时间,也因为这点事情我们智能一点一年之内完成了四次融资。但是今天并不是我已经安全了,这个行业是一个千亿行业,所以我们一定要达到一个商业和技术的平衡点,在一个小的缺口上面建立足够多的纵深,这样才能活下来,这样才能跟大的公司有明显竞争上的差异,只有到这个时候我们才可以舒一口气,所以对于创业公司来讲生死是最大的挑战。
吴志力:我刚刚也提了一下我们遇到的挑战,我想AI在其他的垂直领域也是一样的,大家遇到了很多的挑战,刚才提到巨头的竞争,要进入无人区,自己去探索商业模式,既不能被别人超越,不能抄别人,也讲了人才、数据,找准定位点,我们都遇到了。
我刚刚也提到一些挑战,我觉得可以再补充一点挑战是,就是怎么样解决用户以及医生对于AI的期望以及我们之间的落差,这个是致命的,因为他们代表了我们的客户和用户。他们看《星球大战》,看各种各样美国的美剧,各种AI的水平,所以大家进入合作的时候,他们对于AI水平的期望是非常高的,解决一个病种不行,可能同时要看十种病,全身都要看得出来,或者说要把未治之病都要看出来,所以大家对AI带有很多的期待。但是我们也知道AI正儿八经的历史也才60年,还经历过泡沫到兴旺的几个周期,我们现在所幸遇到了一个上升的周期,但是这个周期过程中也掺杂了一些泡沫或者一些宣传,把它过度的夸大,所以给我们的压力还是不小的。比如说我们做皮肤病的识别,我们用专业的设备看身上的皮肤病或者脸上的皮肤病,用户就会提需求,能不能用手机就能看病,也就是大家对AI的需求特别多,我们要管控好需求。大家也经历过,一个爱你的人对你的期望,你是不忍心让他失望的,所以这种挑战是最大的。
主持人:其实刚才我们无论是嘉宾分享的团队构成也好,包括合作也好都提到了微软、百度等等巨头类的公司,作为创业公司是否要拥有自己的一个护城河呢?包括各位嘉宾,咱们的企业和巨头之间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
何弢:肯定有竞争,也有互补,但是是要以互补为主。我相信我们大部分从事的行业它的市场空间足够大,在这个市场空间足够大的情况下,即使在竞争的前提下我们也都能各自找到自己的一些机会。比如说拿我们和百度合作的案例来说,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我们从一开始在市场上正面的碰撞到现在深入的合作,那就是典型走向共赢的一种方式,我们虽然是创业公司,我们的体量小,但是我们自己有自己的特色。我们酷哇机器人是专注于城市动态场景下,所谓动态场景就是会更关注城市的毛细血管,像百度他们会更关注于标准的公路场景跟高速公路场景,所以这里面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场景补充。我们今年会有一个案例,就是说在深圳欢乐海岸城以及上海的宝龙地产,我们有大面积类似于移动跟随购物助手、购物机器人,这是我们针对城市动态场景下推出的低速无人驾驶场景的应用,这个场景对于巨头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他们无法触及到这些场景。所以这么慢慢走下去,我们有我们自己的一些市场,当然跟我们合作的一些合作方,包括整机厂商,包括一些本身在无人赛道上的一些传统的巨头,他们也有自己的一些专注的领域。
刘念:我个人观点,我们跟巨头是相互需要的关系,为什么呢?因为作为一个创新公司,我们一定是会扎根在巨头没有兴趣或者是他觉得对他来说不够大的领域。我们在深耕,当我们深耕到一定程度之后巨头会发现,跟我们合作也好或者是借由我们把他们的产品带入进去以后,实际上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关系。比如说最近跟华为的签约,包括跟阿里、微软的合作都非常非常的紧密。两边不管是技术人员,还是商务层面,其实我们都有非常多的探讨跟合作,巨头它有巨头的优势,它的资源是无限大的,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说资源无限大,当它决定做一个事情的时候可能是整个团队或者一个大资源包就砸过来了,对我们来说我们更专注。比如像我们,我们对应的这些行业,你把它推到整个工业来看,它都非常的巨大,反而现在我觉得这些大的平台需要我们,需要我们这些很核心,很打中客户痛点的解决能力,帮助他们一起进入这个领域里面去,是一个相互需要的过程。
胡云华:对于我们公司来讲一开始会选一些比较垂直的领导,做一些有战略空间的事情。对于一个大公司来讲,整个市场一千个亿,你跟它正面PK,迟早是会被它吃掉的,但是这么大的市场,有一个个的垂直领域,每一个领域还不一样。所以从这个点上来讲一定要选准自己擅长的地方,有差异化的地方。我们刚开始做这件事情的时候界限也不是那么清楚,所以才会有相互之间的试探,但是很快我相信就会搞清楚。拿我们这个行业举例来讲,没有谁比阿里有更多的用户,更多的数据,更多的人才,一开始他们做导购平台,基本上所有行业都要做,做了两三年之后发现几百个人进去之后不太能做得动了,所以就开始回收,所以它就做平台的事情,每一个垂直领域公司就找第三方公司去做。所以我们一开始就想清楚,我们做母婴领域,做智能电视领域,做珠宝首饰领域,每一个领域可能市场空间没有那么大,市场容量也就几个亿到十几个亿,这样一个空间如果要派上百人的团队来说,对于整个公司不划算,而且做好一个之后做另外一个又太吃力,这样的公司对我们创业公司非常容易,所以我们从这里面切进去是非常好的切入点。这样一来,大的平台也清楚自己的边界在这里,对于我们来讲也知道我们的擅长点在哪里,这样双方合作就会比较愉快,所以对我来讲这个问题不是什么太大的方面,最大的问题是定位,定位对了就能活下去。
吴志力:刚刚主持人说了构造自己的护城河和壁垒,当然这个壁垒就体现在应对巨头的时候你有什么样的壁垒,还有就是跟同行拉开差异化的时候你的壁垒是什么?我觉得技术的壁垒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毕竟是AI相关的公司,AI本身是一种技术手段,所以我们在AI这一块技术的积累,就像我开始提到的是存在着技术和需求之间落差的,形成这样技术的壁垒是要孜孜以求的。
第二点是跟巨头之间相爱相杀的关系。巨头挺讨厌的,我们上午还在聊IBM、腾讯他们进入到了医疗,声势非常浩大,投入也非常浩大,我们遇到巨头的时候,刚才有几位嘉宾也提到了,最好是打消他们的信心,另外一方面我们也要提高技术的壁垒,可能在AI领域真正技术的领先度也只有三个月到半年,巨头用三年五年的兵力来打,也有可能你的优势也就不存在,所以技术+商业+商务的建立,以及有策略找到钱,我觉得这个都是考验我们的。但是我觉得整体而言,现在这个时代AI无论是落在医疗也好,落在其他的领域也好,落地的速度也在加快,并且能够构造综合性的壁垒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跟巨头形成良性的合作的机会也比较多。像我们做医疗相关的东西,我们跟阿里也有相关的合作,我们也把我们医疗相关的API放在了阿里的市场上面,他们也提供一些资源的导入,这都可以辩证的看,我们更加期望更好未来发展前景。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希望我们的嘉宾带着我们现场观众做一个畅想,在诸位所涉及从事的行业领域当中,大家想利用AI技术,最终想要实现的一个场景和未来的一个生活的想象是怎么样的?
何弢:很简单,我觉得在我们这个领域我们短期内可以带给大家四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可以服务大家日常生活的
智能硬件产品,这个已经在市场上有出售,比如说能够跟随你的机器人、行李箱。酷哇机器人推出了两款,包括所有箱包品牌的机器人行李箱,我们是作为唯一的ODM发展商。还有商场里面的跟随购物助手,这是智能硬件相关。
第二个是美化和守护环境的作业车辆,像环卫车,像巡逻车,我们可以看到中联的环卫车是我们酷哇和中联联合推出的,今年已经在几个核心城市上岗运作了。
第三个就是物流。物流我们也看到京东6.18的时候推出了他们的物流车,我们酷哇机器人解决更多的一些在围墙内的,在封闭场所偏工业自动化
无人驾驶的物流叉车。
最后一个就是短途的接驳车,这一块跟百度也有合作,跟国内两大车厂也有合作,马上会推出类似百度阿波罗金龙车短途的接驳车,这一块今年会率先在很多公园大家都能体验到,看到这种车。
就是这四个层面,应该今年内都能够在人们的日常上看到、用到。
刘念:我们码隆对未来有非常清晰的定义,我们面对所有的商品跟人在发生关系,不管是生产环节,还是销售环节,还是你的使用环节,当你需要专家,这个身份的人出现的时候,AI就可以成为这个专家,帮你解决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生产环节,它的工艺流程、品质检测有专家在,AI在,到了零售环节帮你做服饰搭配、家居搭配,这个时候AI代替了这些专家给你做好的搭配。当你使用的时候,出故障了不知道怎么解决,AI可以进来,它像一个专家一样告诉你怎么解决,这是最落地的,也是现在我们觉得特别接近的,应该已经能够快到那个程度了。
胡云华:我觉得在不远的未来,时间不会特别长。我觉得AI还是会让大家忘记技术的门槛,能够更自由的沟通。有一部电影说的是人跟机器可以自由的交流,这是人类自从计算机发明以来的梦想,但是我觉得在不远的未来这个梦想一定会实现,因为人和人之间千百年来就是用语言交流,未来人跟机器也能达到这种地步。现实来讲,我们公司的使命就是帮助企业跟消费者之间更自如的交流,所以我们有三个典型的场景。
第一个是在线上做营销导购,当所有的消费者到网上咨询的时候,我希望未来背后站的不仅仅是几百万客服,我希望用计算机,用AI解放这群人,让他们不再上夜班,不再忙不过来,这是第一个场景。
第二个场景企业进消费者有语音交互的这么一个需要。现在更多的时候为了时间都打字,用文本的方式,将来如果语音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我希望企业跟它的消费者之间也能够用语音的方式,更自如的做一些交流。
第三个场景就是线下,线下到门店里面去,你去买一件东西的时候,你正在,旁边一个导购走过来说要不要跟你介绍一下,你会觉得他不可信任,不知道他的推荐这件产品到底是出于什么的目的,我相信在未来,如果说是一个机器人导购过来跟你做介绍,你对它的信任感可能是不太一样的。所以我觉得在不远的将来,其实线上的导购,这种电话或者语音的营销,以及线下的营销应该是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沟通必备的三种典型场景,这个会更快的到来。
所以总体上来说,我希望人和机器能够更自如的交流,我们智能一点也会把这个作为我们努力的目标。
吴志力:谈到畅想,比如有一个数据说到未来人类寿命可以达到115岁,所以医疗未来的发展或者说健康的追求肯定是长命百岁。回到AI帮助医疗健康,一方面是帮助医生,因为大家知道中国医疗从业者的人口短缺的程度是非常大的,我们也看到一些数据,至少是百万级医生缺口,所以未来为了实现长命百岁的目标很缺医生,当然大家也遇到各种看病难的问题,觉得医患关系不可调和,但是医生的确挺辛苦的,他们在看病的时候是超过负荷在工作,也是因为医生比较累,医生比较短缺。所以AI作为一种新的力量注入到医疗和健康领域来,能够一方面减轻医生的一些工作量和加速他们做一些更前沿的研究,以及帮助他们做更好的早筛,更间接的服务于广大的人民群众。
具体回到我们宜远本身,我们也只是在若水三千取一瓢饮,现在在皮肤病这个领域形成了具体的产品,在放射影像领域也在申请相关注册证,我们也有一些相关图象小的落地,有可能引进这样的设备减轻他们的工作量,可能把这样的基础能力开放出来,开放一些远程医疗或者健康管理机构他们调用,解决他们人手短缺或者专业程度不够的问题,所以相信AI在医疗领域的落地是能够帮大家过更美好的生活、更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