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看好消费类机器人的人和唱衰它的用户几乎一样多: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结束,一部分行业人士认为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悄然到来,智能机器人将占据风口;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突破缓慢,当下表现人工智能产品被用户诟病的声音从未停止,是“渡劫飞升”的机遇?还是一场颠覆,关于智能机器人的讨论一直没有停过。
其实,智能机器人江湖有它自己的规则玩法,一方面上游投资者对于人工智能有不小的期待和信心,资本大肆注入,使智能机器人行业不断进化、发展。但是下沉到产品层面,整个智能机器人行业产品力严重不足,消费类机器人更是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一个“笑话”。
无论是外观的粗制滥造还是系统体验的强差人意,都又一次提醒我们智能机器人的行业不足之处。那为何现阶段用户如此不看好To C端的机器人,是产品力不足还是行业乱象?接下来,我们先看看智能机器人的旧葫芦里,到底装的什么人工智能的药。
1.四年沉淀 为何 “爆款”消费类机器人并不多见?
2014年,消费类机器人借助儿童市场和语音技术的日趋成熟,迅速崛起,Pepper、Aibo等产品更多的出现在了我们面前,2016年达到市场巅峰,但经过四年的沉淀,现如今,消费类机器人并没有出现亮眼的产品,整个市场变得“浮躁”。
很多用户都将其原因归为“产品经理的自嗨”(图片来自:pixabay.com免费图片)
很多用户都将其原因归为“产品经理的自嗨”,盲目的推出产品,教育用户而并非根据用户需求来推出产品,本质上属于“实验室产物”,没有贴合用户的“爆款”消费类机器人。但是在笔者看来,一款产品厂商费尽心机将其设计出来,并量产销售,其设计与功能并非毫无道理,只能是一部分原因。整体市场反馈不理想的原因我认为和整个上下游厂商配件、生态有直接的关系。
无论是舵机、AI、机械控制等等都处于摸索阶段,并不成熟
所以产品强差人意也是情理之中(图片来自:机器人公社)
虽然近几年,在人脸识别、语音交互、AI算法等技术上有了不小的突破,但是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想要推出一款“爆款”产品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它涉及整个上下游厂商的“产业生态”产品推动。
我举个例子,就像传统的PC一样,一台笔记本,他有非常成熟的上游处理器厂商、主板厂商、显卡厂商、显示器厂商等等,使下游PC厂商有一个很好的生态,产品更加具有竞争力,快速迭代。但是反观机器人,无论是舵机、AI、机械控制等等都处于摸索阶段,配件等并不成熟,所以产品强差人意也是情理之中,笔者认为,消费类机器人想要有突破性产品出现,产业生态”重中之重。
相关说明:
消费类机器人范畴:市场上消费级服务机器人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幼儿教育、助老助残、智能家居、数字娱乐、情感陪护等功能,目前主流产品为智能服务机器人、扫地机器人、智能音箱、民用无人机这四大品类。
2.商人逐利本质:消费级机器人只是其获取利润手段/行当
纵观整个消费类机器人市场,笔者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近两年机器人品牌及品类快速增多,我们在京东商城上搜索“智能机器人”,发现竟有660多个品牌,近5000款产品。
京东商城上搜索“智能机器人”,发现竟有660多个品牌,近5000款产品(图片截至:京东商城)
虽然上游资本的大量注入,使消费类机器人大量增加,但是从京东销量上看,用户对于To C端的机器人并不是很感兴趣,销量几乎都在1万台以内,产品的不完善(其答非所问、“深夜问候”、功能鸡肋、质量/品控差等问题),并不如入手机、电脑、传统家电那样动辄几十万的销量,得不到用户的认可。
除了京东之外,笔者在淘宝电商平台搜索“儿童机器人”按照销售排序,前几名的均是未超过100元“机器人”,令人吃惊的是排名第一的店铺收货达到了17504,月销量在2000以上,儿童机器人可以说是智能机器人品类下的“重灾区”。
在淘宝电商平台搜索“儿童机器人”前几名的均是未超过100元“机器人”(图片截至:淘宝网)
笔者这两年也接触了不少大大小小的“机器人”,现如今的儿童机器人的教育功能在实用性上着实有限,而不到100元售价的儿童机器人更像是打着智能机器人幌子的儿童玩具。低价和劣质划上了等号,误导消费者购买。
其实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非常简单,商人逐利的本性使他们并没有到考虑为智能机器人长久发展做出努力,产品只要能简单的语音交互,压低价格、保证销量和利润,最小的代价快速获取利润,就是他们的“任务”,所以消费类机器人想要快速良性的发展,树立行业规则也是其重中之重。
3.PPT公司编故事、写本子、拉投资、卖股份
消费类机器人行业不规范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就以现阶段消费类
机器人公司为例,其中很大一部分机器人公司都在讲故事、写本子、拉投资、卖股份,PPT越写越漂亮,但是实际执行上却是漏洞百出、得过且过。
很大一部分机器人公司都在讲故事、写本子、拉投资、卖股份
此外,还有一大部分“掌舵人”本着“侥幸”心态,能创业成功最好,钱“烧”完之后没有起色的话就不了了之了的,最多算投资失败的,并不会有经济损失,在这种心态下的机器人公司,其结果可想而知。
还有一些企业具备一定的研发能力,但是创新力不足
产品更多采用“抄袭、借鉴”,搭配廉价的材料,进行销售(图为WRC2018展品)
除了上面“不靠谱”的厂商之外,还有一些企业具备一定的研发能力,但是创新力不足,产品更多采用“抄袭、借鉴”,搭配廉价的材料,进行销售,企图“赚一波快钱”误导消费者购买。
写在最后:
其实,在笔者看来,消费类机器人行业出现这些问题是比较正常的现象,任何行业在商用初期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消费类智能机器人进入家庭不过是近两年的事,许多功能并没有大规模的调研,只是产品经理提出需求,工程师在实验室中设计测试,之后就上线销售,得不到好的效果也是在情理之中。
其实也反映出一个问题,虽然参差不齐是整个家用机器人的表象,但是在目前来看,功能性强的机器人价格高或者还没大规模商用,而价格相对低廉的机器人廉价感强、设计缺陷、功能体验差,这是机器人行业普遍面临的问题。要解决这问题就要从行业标准、上下游厂商一起通力合作,来改变现状,最终使中国机器人产业形成突破。